【笔记】台州湾|招商引资方法论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近日,在浙江台州湾产业集聚区(台州高新区、台州绿心旅游度假区)召开的招商项目落地推进会议上,聆听了台州市委常委、台州湾产业集聚区(台州高新区、台州绿心旅游度假区)党工委书记芮宏对园区招商引资工作的新要求,感觉是对园区招商引资工作的较系统梳理,听后颇受启发,现将笔记与青们分享。
要创新招商方法,问问五个“是什么”?现在,不少同志感到招商引资竞争激烈,难度加大。这说明当前的招商环境正在发生很大变化,必须认真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不断提高招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这方面,要少搞宏观分析,多搞案例教学,要拿我们成功的项目、外地成功的项目进行比对分析。比如,在承接资本、产业梯度转移上,就要潜心研究长三角、珠三角兄弟城市资本流动的趋向是什么、产业转移的动态是什么、输出的资本和转移的产业需要什么,同时还要深入分析台州具有的优势是什么、我们园区能够提供什么,从而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研究对接措施,做到有的放矢、主动出击。又如,在引进大项目上,不少地方的做法是,往往先对一个产业中排名前十位的公司进行分析,掌握他们的投资分布情况以及近期的投资动向,从而创造条件、投其所需,有针对性地制订招商策略。对此,我们也可以大胆尝试。再如,园区在产业招商上已经有了一批优势企业,也引进了不少龙头项目,应当把产业招商的文章做足,尤其要逐一分解航空航天、机械制造、智能设备等产业链条,有针对性地推介招商,吸引外来资本和企业来园区配套,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培育配套产业集群。还有,在利用外资上,大家容易把招商与出国等同起来,事实上,现在大多数跨国公司在中国都设有地区总部或办事处,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跨国公司中国总部或办事处的工作对接,在国内一样能谈成项目,而且招商成本要低得多。
拓宽招商领域,问问形势发展要什么?这几年,我们一直强调引进工业项目,下一步还要继续将其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因为,加快园区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强化“工业优先”战略,坚持工业化发展格局不动摇。现在,园区工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仍然不够大、不够强、不够多。在此基础上,要密切关注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拓宽招商引资的领域。市区体制机制改革以后,我们从现在起就要高度重视功能开发和业态建设,包括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社会事业等,这是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的广阔空间。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国家级高新区创建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诞生了一批发展前景好、成长性强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这些都为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创造了良好条件。接下来,我们还要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在连片推进土地整理之后,需要引进大量工商资本和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主导产业。今明两年,我们将全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积极申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我们谋划项目、争取支持、对外招商提供新的机遇。总之,我们一定要放开视野,敢想敢为,广开门路,务求招商引资取得更大成效。
要壮大招商力量,问问谁能招来商?现阶段,我们的招商工作相当程度上还是政府主导,今后应当逐步发展到全社会参与。要注重把企业推上招商引资的头部线,引导我们的企业家打破求稳怕乱、小富即安的思想障碍和“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短视意识,密切关注行业的发展趋势、国内外同行的蕞新动态、产品的配套需求等,把企业和外来投资嫁接起来,互相渗透、融合发展。这对开放型经济来讲,就是新的增长点;对企业来讲,就是优化升级。要重视抓好“以商招商”,认真做好对现有浙商回归企业的后续管理和跟踪服务,通过他们的引导示范,吸引更多的关联企业入驻,形成“引进一个、服务一个、带来一批”的“葡萄串”效应。各级干部要与企业家多交流、多沟通,真心实意地同他们交朋友,把企业家们人脉广、信息灵的资源优势发挥出来,带动更多的企业家了解园区、关注园区、投资园区。要充分挖掘广大干部群众的亲缘、地缘、人缘关系,广泛发动全员招商,不断延伸招商引资的覆盖面。要注意选择和结交招商中介,通过他们的牵线搭桥,吸引外来投资。
要提升招商效率,问问多快能落地?一个招商项目,早一天落地建设,早一天投产达效,就能早一天创造税收,早一天提供就业。因此,我们在强调发展头部要务要靠招商头部要事来保证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提出“大招商”要靠“大落地”来检验的要求。目前,影响招商项目落地的主要因素是:审批环节不少、效率不高,园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也有投资者自身原因。要紧紧围绕“合法高效”要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怎么快就怎么来,怎么有效就怎么办,使招商效率有一个实质性提升。下一步,重点结合深化园区运行管理和审批服务机制改革,既要对有关审批事项进行精简归并、权限下放,还要逐步改变部门传统的内部运作模式,在园区全面推行“全程代办”制度,真正做到“一切围着项目转”,真正做到“办事不出区,蕞多跑一次”。要结合正在推进的“大建设”,把投融资、招投标、工程建设管理等方面形成的制度创新成果,更好地运用市场机制大力推进,进一步完善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和物流、金融、法律等公共服务平台,为项目落地构建良好的载体。要结合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创新,认真执行“标准地+承诺制”,管委会要确保依法高效供地,并有时间上的自我约束,企业要作出承诺,有一个投入、产出、效益以及竣工、投产时间的约束,这些都要在相关合同文本中载明,并设定履约保证、违约责任等内容,以促进项目尽快落地。为切实提高招商效率,我们将严格执行“项目限时落地建设制度”,所有已供地工业项目必须要在3个月内实质性开工,并有竣工期限要求,各单位各部门要围绕3个月的时限,倒排工期,合法高效地贴近服务。对重点项目,管委会主要领导要直接调度。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对项目落地工作,要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促落实。
版权声明:本文由台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