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拖未拆的临时工业区
自“三改一拆”行动开展以来,我市拆违工作强势推进,违法建筑拆除卓有成效。但蕞近,我们接到反映,在温岭市横峰街道屯田村,有一个工业园区,土地租赁到期,却一直长期存在,厂房都是违建,却一直未能拆除。
来看记者的调查。 8月17日,记者来到温岭横峰街道屯田村与下叶村交界处的屯田工业区。村民所反映的违建就是道路东侧这排二层楼高的砖瓦结构建筑的厂房。在这排厂房里聚集了数十家工厂,以做鞋底加工为主。目前,工厂均在生产经营。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一家名为标丰鞋底厂的厂房里,一楼的生产车间旁,设置了一间厨房,厨房内摆放着7、8个煤气瓶,有人会在这里明火煮饭。而生产车间与该厨房仅用一扇木门隔开,并未进行硬隔离。通过厨房一旁的楼梯来到厂房二楼,是数间员工宿舍,里面均晾晒着衣物,正值中午,有工人正在宿舍内午休。
厂区内既生产又住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像这样的现象在这里并非个例。在梅富鞋底厂里,生产车间旁同样设立了一间宿舍,里面摆放着煤气瓶、床等生活用品。
据企业主们说,这里的厂房都是经过合法审批的,并不是违建,相关的手续也在厂房建设时由村里统一进行了办理。为核实情况,我们电话联系了屯田村党支部书记,向他进一步了解这片厂房的情况。
据吴世明说,当年,温岭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与横峰街道曾签有5年的租赁合同,将市里面的该块储备用地租给村里进行工业发展,土地和厂房也在当时经过了临时审批。合同到期后,双方并未续签合同,不过企业的生产经营一直在继续。那么,事实是否如村里说的这样呢?记者向横峰街道办事处进行求证。
温岭市横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谢郑勇:“当时2004年的时候,这块地是市里面的储备用地。土地性质为建设用地,是可以建设的。当时因为村里面企业比较多,所以村里面租过去,经过审批建成一个临时工业点。审批时间可能过期了。”
在横峰街道,我们也看到了有关该工业区的相关文件。2003年,温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横峰街道租赁园区建设有关事宜协调会议纪要》,同意在屯田区块设立租赁园区,其中第三条还规定,租赁园区是作为临时园区建设的。2004年,温岭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与横峰街道办事处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出租土地面积23.619亩,用途为临时工业用地,租期为2004年7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合同中注明,租赁期限届满时,乙方须拆除租赁期间在地上、地下新建的建筑物,无条件无偿及时将土地按原状交还甲方。
也就是说,在2009年之后,这个临时工业区就不应该存在了,相关的建筑物也应该被拆除。那么,对此,横峰街道国土所是否知情呢?又有无采取相关措施呢?
在温岭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办公室,我们找到了国土资源局下发的有关屯田村临时租赁工业园区的清理通知单。2014年,通知单中提及,该地块将重新调整城市建设规划,需收回土地使用权后再出让,要求村里做好该地块上的企业腾空工作。2015年、2017年,温岭市人民政府、温岭市国土资源局又多次向横峰街道发出通知单,告知园区地块租赁合同到期,储备用地不再续租,要求由街道牵头做好该地块上的建筑物拆除工作,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拆后及时加快利用。
那么,既然温岭市国土部门多次向横峰街道发出清理通知单,为何街道迟迟未对这个临时工业园区进行处置呢?
据了解,屯田村目前正在新建一个近30亩左右的正规工业园区。横峰街道计划在该工业园区完成建设后,再对屯田临时租赁工业园区进行拆除。
温岭市横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谢郑勇:“这块地肯定要进行拆除的。现在就是由于村里面这个村里面企业比较多,同时他的拆后利用另外一个工业点也是30亩左右的现在正在建设中,大概明年可以建好,到时候我们明年肯定把它拆下来,这边建好以后这边有序搬过去进行拆除整改。”
主持人:“三改一拆”行动至今,历经多次拆违,这里的违建却纹丝未动、毫发未伤。对此,当地承认“该拆”,“应拆未拆”,但却对为什么“八年没拆”,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只是反复说明,他们已经拆了很多,正在逐步推进。表面上看起来是“有序拆违”,实际上却是“有条件拆违”—先安置再拆除。但是,如果大家都设置一个前置条件,那拆违工作如何推进?至于为什么这些违建会成为例外,在“沉默”的背后,我们不难想到,这里的违建涉及村集体利益,会有阻力,涉及企业众多,会有压力,按照相关政策拆违应该是“应拆尽拆”,因此,围绕这个租赁地上的违建园区,要考量的,不仅仅是部分企业的损失,要规划的,也不仅仅是一个新的工业园区。
版权声明:本文由台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