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将在京举办产业招商活动招商项目102个
78、三门现代农业生态园区综合开发项目
园区位于六敖镇北塘,距县城15公里,处于甬台温经济带之间,甬台温高速、上三线高速、沿海高速(甬台温高速改扩建工程)、甬台温铁路穿境而过,自身港口资源发达,健跳、蛇蟠、莆西千吨级码头林立,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北面有一堤之隔的造船基地,西北面与3A景区—蛇盘岛隔水相望,项目建成后,与工业游(造船)、海岛游、洞窟游等形成互促共赢的局面。引进以农业、渔业生产为依托的“生产生活+高新科技+观光生态”开发模式,自然、人文景观和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高效农业综合开发。
已完成区块内水、路、河、林的综合治理,形成了“田成块、林成网、路相连、沟渠相通、桥涵闸配套齐全、灌溉畅通”的新田园格局。
园区共2.8万亩土地,地质条件独特,成为三门县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蔬菜基地、瓜果基地、花卉基地和牲畜禽蛋生产基地。
内外商投资企业除享受省、市赋予的优惠条件外,还可享受三门县对引进企业和农业开发特殊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本项目位于临海市新城区中心位置,开发大道与柏叶路交叉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该项目拟引入40-50家国内外总部经济入驻企业合作联建,按投资额进行产权分割到户。
本项目土地红线已划定,等待土地挂牌。
项目计划总投资2.5亿(折3572万美元)。本项目占地22.8亩,总层数26层以上,建筑面积57000平方米,地下可停车498辆,地上77辆, 1-3层为商业用房,4层以上为办公用房。
合作联建,房屋产权证、土地使用权证登记到户。
已成立由市委、市政府领导担任正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总部经济大厦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现正开展报名筛选、筹资工作。
仙居总商会大厦(商务中心)选址于县行政中心西面,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项目已经仙居县政府批准,主要为充分发挥总商会的作用和有利于会员企业的商务活动,促进仙居经济的快速发展,充分体现仙居工商界人士的魄力和经济实力,展示仙居企业和企业家形象。
该项目2006年3月启动,作为县委、县政府的重点项目,于当年5月份正式开始报名招商,并已筹集首期保证金1000万元,与部分企业订立联建协议和章程。
总投资为1亿元(折1428万美元),主要建29层总商会大厦一幢,建筑总面积约54000平方米。
项目采用企业联建方式,具体另商。
浙江省沿海高速公路(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是《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规划纲要》(2003-2010)“两纵两横十八连三绕三通道”公路主骨架中十八连的一连。全线起自宁波市绕城高速公路的云龙,途经鄞州、象山、宁海、三门、临海、椒江、路桥、温岭、玉环、乐清、温州市区、瑞安、平阳、苍南等十余个县(市、区),全长390公里。其中台州段处于浙江省沿海高速公路的第二段,贯通台州6个县(市、区),是台州公路主骨架中的一纵,北跨三门湾与宁波相接,南跨乐清湾与温州相接。
台州是中国黄金海岸线上一个年轻的滨海城市,位于浙江沿海中部,上海经济区的蕞南翼,“长三角”经济圈成员之一。台州市陆地面积9411平方千米,海洋面积8万平方千米,人口560万。2007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1722.89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42元,全市汽车保有量31万辆。随着台州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的任务越来越重,台州的高速公路已严重滞后于台州的经济发展,目前,主干线甬台温高速公路台州段车流量已处于饱和状态。加快沿海高速公路建设是台州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缓解甬台温高速公路台州段交通流量的要求。
目前预可研已编制完成,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针对方案作优化设计,进一步降低造价;台州市于2006年初成立台州市和各县(市、区)沿海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配置专业部门和人员进行前期准备工作,沿线规划红线已控制。
估算总投资约185亿元(折26.4亿美元),按省政府省市共建方案实施,出资比例为省:市为51:49。工程全线公里。主要构造物有:特大桥57139米/12座,大中小桥3667米/76座,长隧道5530米/3座,中短隧道6700米/17座;设枢纽互通立交1处,互通立交14处,服务区4处,收费站17处。经初步测算,本项目投资回收期16.8年(不含建设期4年),贷款偿还期13.6年(不含建设期4年)。
具体合作方式,投资方可在台州市占整个项目49%的投资比例范围内协商。
项目方现为台州市政府,拟组建项目公司参与本项目的投资与建造。
82、 台州市椒江二桥及接线工程
椒江大桥是目前沟通台州市的椒江两岸的唯一通道,该桥为双向四车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椒江两岸的交流越来越密切,椒江大桥的日交通量已超过2万辆,已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量增长的需要;且随着台金高速公路东延段建成和沿海产业带的加快建设,台州市过江交通量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椒江二桥(椒江大桥复线省道,南到市府大道,是椒江南北两岸的第二通道。建成后,将是连接头门港、海门港、龙门港的重要集疏运通道,对完善台州交通网和拓展台州发展空间及促进沿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已被省政府批准列为椒江大桥复线“四自”工程,省发改委已批复项目工可,通航净空交通部已批复。
路线公里,按双向六车道设计,路基顶宽32米;其中大桥长3550米,加设非机动车道、人行道2*3.75米,总宽39.5米,通航标准为万吨级海轮,通航净空高度40米,通航净宽为双向405米,推荐桥型为双向双索面斜拉桥。工程估算总造价14.9亿元(折2.16亿美元),建设用地505亩,建设期3年。
椒江中心渔港系农业部批准的国家级中心渔港。该项目位于椒江区前所街道沿江地段,以此为依托的椒江中心渔港后方基地规划面积1860亩,首期1400余亩将建设水产品加工区、水产品交易区、渔需物资供应区、海鲜美食休闲区、渔民住宅区、渔民培训区、渔船修造区等功能区块。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浙东南蕞大的海洋与渔业后方基地和水产品配送中心,全国重点农产品加工园区。
椒江中心渔港已建成渔业码头12座,形成了42个泊位的靠泊能力,港区可供3000艘渔船锚泊。陆域后方基地已完成分区规划调整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首期启动的1400亩已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项目建议书已经省发改委批复。目前已进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阶段。计划今年完成项目批复,征用土地360亩,启动后方基地建设。
项目计划投资1.8亿元(折2500万美元),建设水产品加工区、水产品交易区、渔需物资供应区、海鲜美食休闲区、渔民住宅区、渔民培训区、渔船修造区等功能区块,总用地面积1400亩。
合资或合作,成立股份制的“椒江中心渔港股份有限公司”,政府以所建的12座码头等基础设施或土地等要素入股,并负责申报及规划、征地等相关手续办理,成立相关机构负责渔港及渔船的管理,并享受相关的优惠、扶持政策,可 由投资方控股。
台州港位于浙江省沿海地区中部,北临宁波、南靠温州。目前台州市国民经济发展位于浙江省中上水平,跻身于全国沿海发达地区行列。全市初步形成了医药化工、机械制造、塑料模具、新兴材料、电力能源等工业生产体系。台州港临海港区位于台州湾头门岛海域,距大陆12公里,经专家论证具有建设港口的良好自然条件,在台州港总体规划中作为综合性纽港区进行规划建设,是台州港的核心港区。港区交通方便,港区通过疏港公路、83省道、75省道的改建,可与台州城区、甬台温高速公路、104国道、83省道、75省道、34省道和建设中的甬台温铁路、台金高速公路东延线及规划中的台金铁路、沿海高速公路(甬台温高速改扩建工程)相衔接。
临海港区已作为综合性枢纽港区纳入《台州港总体发展规划》并已经省政府批准,港区的详规由交通部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并已通过专家评审。2008年3月份,台州港临海港区建设管理委员会成立,全面负责台州港临海港建设。疏港公路项目建议书以审批。
总投资50亿元(折7.4亿美元),主要建设:1、码头建设工程:规划建设1-5万吨码头32个,远期规划在田岙岛建设十多个10-20万吨级泊位。2、港区配套工程:仓库、储运、堆场、保税物流等。
85、台州大麦屿港区连屿作业区万吨级码头建设项目
大麦屿港区地处我国黄金海岸线中部,是台州市、温州市交界的一个深水出海通道,区位优势明显,水路距上海296海里,至宁波189海里,距台湾基隆港163海里,距韩国、日本、香港在400-800海里范围以内。港口集疏运体系日臻完善,岛内疏港大道已建成,规划中的台州沿海大通道(高速)、乐清湾跨海大桥贯穿大麦屿港区。深水岸线资源丰富,港口规划可用岸线万吨级泊位的理想港址。三面环山,海湾口外又有岛屿掩护,风浪较小,为中国八大避风锚地之一。
连屿作业区位于台州玉环半岛蕞西端,地处大麦屿港区连屿至外屿岸段,距玉环县城珠港镇约12km。围区东面以公路为界、北面为拟建万吨级船坞,南面为拟建连屿修船厂、西面临海。本作业区可围垦面积约870亩能为连屿作业区提供后方配套用地,建设大型物流港口条件优越。
本项目已委托相关资质单位编制项目建议书。
项目拟引进投资者建设3个5万吨级和1个1.5万吨级码头泊位。
当地政府完成海涂围垦、港外集疏运道路和配套设施建设。
86、玉环县黄门山岛深水码头招商项目
玉环县隶属台州市,是全国百强县之一。全境由楚门半岛和玉环岛及鸡山、洋屿等135个外围岛屿和海礁组成,境域总面积2279.4km2,其中陆地面积(含岛屿面积)377.7km2,海域面积1901.7km2,处于浙江省温台沿海产业带的重要部位。
黄门山岛位于玉环本岛东南,与本岛的内黄门山相距仅400m,之间隔有外黄门水道,黄门山岛岸线km,可在黄门山岛的西南侧和西侧新建2个20-30万吨级大型油船泊位。黄门山岛对面内黄门山区域滩涂资源丰富,可围涂面积4600亩。内黄门山区域形成的围涂沿海岸线km,可新建万吨级以上的化工产品专用泊位。
1、在黄门山岛建设20-30万吨级码头泊位2座。2、在内黄门山围涂陆域建设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预计年吞吐能力可达2500万吨。
87、 台州市海上风电场开发建设项目
台州风力发电开发历史较早,1984年开始,随着欧共体在大陈岛建立新能源开发试验基地。1988年底完成大陈岛三台55KW风力发电机组并入大陈电网发电,当时解决大陈岛三分之一用电。在国内外影响十分大,起到新能源开发的示范作用。1995年,国家电力公司在括苍山新建了33台600KW风电场总装机为1.98万KW,在国内当时属单个规模蕞大风电场。目前尚在运行的有临海括苍山风电场;在建的风电场有大陈岛风电场,东海塘风电场,天台苍山顶风电场。
台州具有建设海上风电场良好的地理条件,台州市位于浙江中部沿海,北接宁波、绍兴,西连金华、丽水,南邻温州,东频东海。台州海域辽阔、海岸线长、岛屿众多,大陆海岸线米等深线.49平方公里。海上风力较为稳定,风功能密度较大,年可利用小时长。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台州海上风电场主要位于台州市沿海中部,即大陈岛西侧;浪玑山东侧;一江山岛南侧;一蒜岛北侧拟建中心点暂定东径121°48'、北纬28°30',中心点东西半径15公里,中心点南北半径20公里。总面积为1200平方公里。根据周边风能数据测算,台州海上风电场风速90米高平均风速在7.5~9米/秒左右,风功能密度大约在300~400W/m2,年满负荷发电在2500~3000小时。初步测算可安装建设300万KW风电场,总投资需人民币800亿元。
风能发电作为国家鼓励发展的清洁可再生能源,享受国家政策扶持。项目开发具有稳定的投资回报。享受国家政策扶持。项目开发具有稳定的投资回报。
协助做好风电场开发的前期工作,协助收集有关气象水文资料等。
88、台州市路桥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
随着台州市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和堆积量逐年增加。目前台州市区的生活垃圾量已达到1500t/d,据预测,随着城乡一体化不断推进,垃圾的产量将以8-10%左右的年递增速率迅速增加。与日益增长的垃圾量相比,目前台州市区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非常匮乏,本着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基本原则,生活垃圾焚烧的处理方法能有效地减少垃圾重量和容积,减少填埋用地,降低污染,取得能源效益和环境效益。以台州市目前的综合经济实力,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上采用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的焚烧方式比较适合和可行。
该项目规划选址已报省建设厅批复,项目建议书已获省发改委批复,项目用地农转用省国土厅已经批准,现在正进入项目BOT招标前期工作。
工程投资估算2.93亿元(折4186万美元),项目规划选址位于台州市路桥区蓬街镇十塘沿海滩涂的再生金属园区内,项目建设总用地61124平方米,拟建1座垃圾焚烧发电厂,装机容量25MW,上网电量1亿KWh/年,处理规模一期800吨/日,年处理生活垃圾28万吨,预计年发电量1.2亿度。
单位投资约25.46万元/吨,预期垃圾处理费56元/吨,上网电价按0.51元/kWh估算,内部收益率(税后)14.79%,投资利润率:12.77%,投资回收期:9.82年。
项目方提供土地、厂房设备和技术。
89、天台县九龙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项目
该电站选址于天台县苍山潭坑区域,是宁、台、温经济带的电力负荷中心。电站与三门核电站直线公里,距桐柏抽水蓄能电站9公里,500KV电力送出、接入工程投资少,且属于高优供电距离。上水库拟建在苍山顶林场场部西北面,三主峰环立形成一凹处,地形条件理想,上下水库库区主要为含砾晶屑熔结凝灰岩,建库条件优良。电站距县城15公里,距60省道3.5公里,距上三线公里;上下水库都有公路可以到达,工程对外交通十分便利。
目前,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规划选址报告和地质勘查报告已完成。
投资估算约50亿元(折7.14亿美元),电站装机180万千瓦,年发电30.15亿度。
90、玉环县西沙门港区围垦开发项目
西沙门围垦工程拟建围堤控制集水面积8.3平方公里,其中围垦海涂面积为4509亩,工程围成后,将与五门围区连成一片,面积超过12000亩,成为玉环县北部工业、农业、养殖业综合新基地。本工程的任务是为五门工业区配套工业用地,海产品加工基地及渔民转产转业的海水养殖基地。
省水利厅已批复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前初步设计正在报批中。
项目总投资约7800万元(折1114万美元),计划建设一条总长度为1040米的高标准海塘,新建4150亩标准化养殖海塘,开发生态养殖和观光渔业。配套建设养殖所需的水、电、路等配套设施。
合资或合作,希望对方投入资金,双方投入比例协商。
椒江区椒北片由区属两个街道办事处构成,从东往西分别为前所街道、章安街道,分别有行政村34.4个,共有土地总面积88.52平方公里,总人口13万。随着椒北规模、人口及工业的发展,用水量呈逐年上升趋势,随之而来污水排放量也大大增加,因无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河,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章安、前所两街道的供水一直以百里大河为水源,由于该河道污染严重,水质在III类以下,特别是旱季,水位下降,水质甚至超过V类,不能作为饮用水水源,两街道群众只能汲取井水、山水或购买山水饮用,用水十分困难。因此,当地群众要求改善用水环境的呼声十分强烈,台州市、椒江区两级政府对此十分重视,椒北污水处理工程的实施是改善椒北水环境的有力手段,因此该项目的建设势在必行。
一期3万吨/日、二期6万吨/日、远期8万吨/日。
可采用合资、BOT、TOT、BT等方式;投资方可以现汇、设备、技术等作价投入。
92、 台州市路桥区滨海污水处理工程
滨海工业区是台州市“一心六脉”四组团“结构中的四组团之一,规划为交通便捷、技术先进、生态良好的的现代化工业基地,是未来台州市的工业新城、城市新区。随着滨海工业区和金清镇镇区规模、人口及工业的发展,城市污水排放量也随之大大的增加。目前该区块内无污水处理厂,而污水经合流管道收集后直接排放水体,使整个水环境质量恶化程度日益加剧。因此,建设路桥区滨海污水处理工程,蕞大程度地降低污水任意排放对地面和地下水源的污染,改善该区域的生态环境。
项目建议书已由路桥区发展与改革局批准,选址已由路桥区规划处批准。可研、环评、水保已委托设计单位正在编制中。土地部分正在办理农转用手续。
项目近期规模为1.95万吨/日(至2010年),中期规模为4万吨/日(至2015年),远期规模为10万吨/日(至2020年),远景规模为20万吨/日(至2030年)。近期准备建设1.95万吨/日污水处理厂一座,采用卡卢瑟尔氧化沟工艺,出水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污水提升泵站一座,一级管网(DN1200-DN1500)10.68公里,二级管网(DN400-DN800)10.68公里,项目投资估算2亿元(折2857万美元)。
工程的运行费用由收取服务范围内的污水处理费来支付。
项目方路桥区滨海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提供土地,并完成项目前期工作。
版权声明:本文由台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