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椒江区章安街道回浦村: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椒江章安街道回浦村,有村民近5000人,是名副其实的大村。二十年前,村庄人多地少,产业基础薄弱,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穷则思变,借着“千万工程”的东风,回浦村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地理优势,建商业街、商业广场,通过商铺出租,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十几万到近千万的蜕变。
回浦村位于章安街道的西入城口,327省道穿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村里,沿街商铺林立,人流、车流往来密集,一派热闹景象。然而,谁能想到,20年前,这里完全是另一番模样。
“我们这个地方人多地少,每家每人只有0.39亩土地,村民主要还是到外面去打工,村集体经济也比较薄弱,有限的资源没有利用起来,当时是相当困难的一个村。”椒江区章安街道回浦村党委书记叶荣军说。
当时的回浦村,男的外出打工,女的在家绣花,收入微薄。村里十几年间都没有建过新房,村民的住房老旧,村庄环境只能用“脏乱差”来形容。村两委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始终找不到一个好的发展契机。
椒江区章安街道回浦村前任党委书记王以富回忆,“当时村子的经济实在太落后了,村民吃不好,住不好,所以我们就在想怎么能让老百姓富起来,主要就考虑两个方面,一方面发展实体经济,另一方面就是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难问题。
2000年,椒江大桥建成通车,随后,83省道也正式贯通。交通便利了,回浦村的地理优势显现了出来,村里意识到,商机来了。
“因为我们村位于章安街道的中心区块,要发展农业、工业都不太可能,所以我们只能利用独特的地理优势,把回浦村打造成商业中心,商铺租出去就有租金,能壮大村集体经济。”椒江区章安街道回浦村党委书记叶荣军说。
2001年,村里投入100万元,沿着省道一侧,打造商业街。2003年,回浦村商业街正式建成,沿街商铺开始对外公开招标,没想到这竟吸引了众多竞标者,七八十间商铺被迅速抢租一空,回浦村当年就回了本。
回浦村党委书记叶荣军介绍,“商业街的租金是三年一付,所以我们当时一下就收了一百多万,资金全部回来了。”
回浦村商业街的成功,让村里尝到了甜头,紧接着,村两委又投资建起了三角马路商业街和三角马路标准厂房。其中,三角马路标准厂房占地18亩,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建成后被用作商业市场,每年的租金收入能为村集体经济增收三百多万元。商业街、商业广场的成功打造,让回浦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质的飞跃,也让村民有了不出家门,就能实现增收的机会。
“实体经济发展起来能带动第三产业,村民要是愿意回村开店就可以回来开店,想要做其它生意也可以,因为商业街兴旺,人流量大,生意就好做了。”回浦村前任党委书记王以富说。
回浦村民毛彩清便是回浦村发展商业的受益者。十几年前,和村里的大多数妇女一样,毛彩清靠着绣花的手艺,补贴家用。但这种收入并不稳定,做了没多久,工厂就倒闭了。
毛彩清说,“当时工厂倒闭了,我没事情做,看邻居在商业街开店生意都挺好的,我就想着可以来试一下。”
那时的回浦村商业街生意兴旺,店铺收入可观。多方考察后,毛彩清租下了其中一间店铺,销售内衣,这一开就是十几年。“当时商业街的生意都挺好的,所以我开到现在有十三四年了,店铺租金也从刚开始的三万多涨到了现在的五万,在综合市场这边开店的本村人很多的。”
发展商业的路子走对了,村集体经济壮大了,解决村民的住房需求也提上了日程。村两委干部四处取经,反复商议后,决定规划新建一个风格统一的郡都小区,这在椒北乃至整个椒江都是首开先河。
回浦村党委书记叶荣军说,“虽然是农村,但是我们打造的都是正规的小区,村集体出资给小区建公共配套设施,像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等,绿化也做得很好。”
然而要建设这样的小区,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回浦村有村民1386户4965人,大多数村民都想改善自家的住房条件,可小区的建房指标有限,要想拿到指标,就必须符合相关条件。一开始,村民并不理解,几乎天天都有人到村办公楼闹。“天天都有村民围在办公室里吵,多的时候有七八十个人,但是我们都是按照规定操作,所有的东西都是公开透明的,举报箱就设在门口,如果觉得不合理,可以来举报。我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严格按程序走下来的。”叶荣军说。
2006年,郡都小区建成,共有新房538间,房子门前屋后宽敞整洁,小区环境绿意盎然。村民们喜气洋洋地搬进了新房。
“以前跟现在没法比的,看新房子的外表就知道了,原来老房子很脏,新房子干净,小区环境也好。”村民说。“新房子门前屋后很宽敞,停车也方便,老房子连车都开不进去。”
不仅是居住条件大为改善,小区的街面商铺,还给全村带来了年均近百万的租金收入。2009年,回浦村第二个由村里主导的小区东晋小区开建,规划新房近600间,目前,小区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预计明年可以入住。2018年,村里还进行了新的探索,将村留地以招拍挂的形式和房企进行合作,开发了章安头部个商业小区漫悦湾,小区底层商铺全部返还给回浦村用于出租,预计年租金收入可达五六百万元,届时,村集体收入每年将达一千多万元。
村子富裕了,受益的自然是村民。村里为老人们办了社保和医保,每个月还发给他们180元补贴,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说起如今村里的变化,今年74岁的张招兴笑容满面。“现在吃穿不愁,老年人都很喜欢到外面去旅游,还很注重健康养生,村子里很和气,大家的脸上都是笑容,也不会吵架了。”
章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一条短短600米长的章安老街,曾经云集了众多商铺。为了保护传承老街文化,2019年,椒江启动了章安老街修缮改建工程,首先对章安古街核心区块回浦段进行了修复。这让回浦村的发展,又迈进了一个新的阶段。
椒江区章安街道回浦村驻村干部杨振宇说,“老街整治可以提升整个村庄面貌,聚集人气,我们还引入了很多非遗项目。这样以后可以搞商业开发,让整个区域都发展得更好。”
古色古香的老街,引来了剪纸、竹编、木雕、砖雕等多位非遗传承人的入驻。今年41岁的杨计兵是章安本地人,也是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章安剪纸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021年,他回到家乡,在老街开起了非遗工作室。“我小的时候经常到老街赶集,现在能有这么好的平台和机会让我回来,我真的很高兴。章安现在在建设美丽乡村方面做得确实非常好,每个地方都特别漂亮。”
2021年,回浦村入选第二批浙江省“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
从贫困村到年收入近千万元,这些年来,回浦村以“千万工程”为抓手,积极推进乡村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村子先后被评为浙江省民主法治村、红色根脉强基示范村(社区)、省级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未来,章安街道将坚持党建引领,把回浦村的发展与“一江两岸”战略和椒北新区开发有机结合,将古村落建设成果转化成经济发展项目,有效带动村民共同富裕。
“近年来,章安街道锚定“三新”农村共富目标,以“五大提升”方案为行动指南,全面建设“六大片区”,以回浦村先行,全域推开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深挖农文旅资源禀赋,厚植千年人文底蕴,培育农村共富业态,科学统筹抓项目,全力以赴促发展,在持续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全面打造乡村振兴中,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章安篇章。”椒江区章安街道党工委书记卢怡说。
版权声明:本文由台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