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湾经开区:依海而兴向海图强
以项目建设为“牛鼻子”,全力发展临港经济
本报记者葛星星文 本报记者孙金标摄
今年,市六届一次党代会提出:坚持向海图强,推进科技兴海,以更大力度统筹岸线、港口与腹地,在全省临港产业带建设中勇当蕞具爆发力的新增长极。濒海而立的台州,吹响了续绘“经略海洋、向海图强”新蓝图的冲锋号。
锚定坐标谋跃升,台州湾经济开发区以项目建设为“牛鼻子”,紧紧围绕“海上丝路新门户、数字智造新高地、临港新城大花园”发展目标,打造世界级新材料基地、高端特色原料药基地、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基地,发展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创建RCEP高水平开放合作示范区、智能制造先行区、产城融合样板区。
7月末,台州市召开半年度全市经济形势分析会暨“三比三看”督评会,市委书记李跃旗率队来到临海医化行业创新转型项目、吉利豪情项目等现场,问进度、督成效。台州湾经开区既对标先进,又自加压力,更加坚定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信心和决心。
滩涂上崛起一座新城。作为台州打造全球一流临港产业带的主战场,台州湾经开区正全力发展临港经济,实现海洋经济跨越式发展。
港口发展是湾区经济的龙头,也是沿海开发的蕞大优势。头门港二期2个5万吨兼靠7万吨级码头已经完工,2021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63%。眼下,红狮水泥500万吨项目正加速建设,计划明年投产,为头门港区口岸开放引进头部条稳定的东南亚散货船航线奠定基础。三期码头建设蓄势待发,进港航道工程开工疏浚。随着三期码头的建成,预计“十四五”期末吞吐量突破2000万吨、10万标箱。
头门港“公铁水”运输便捷,港口联动优势明显,可外联日韩、东盟、中亚,内部辐射浙南、华东中西部等区域,成为招商引资的“金招牌”。6月27日,一列装载价值60万欧元货物的中欧班列,从德国杜伊斯堡港装车发出,跨越一万多公里,顺利到达台州头门港货运站。这是中欧班列“台州号”今年2月28日正式开通后首批进口的货物,标志着“台州号”班列成功实现进出口货物往返,不仅进一步打通了台州西向货运通道,更对完善台州港口集疏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台州湾经开区是台州优化开发布局,打开开放发展新空间的重要承载平台。依海而兴,向海图强,一个承载着服务产业和城市发展使命的高能级开放平台加快形成。
台州综合保税区位于台州湾经开区内,总用地面积1.77平方公里,主要分为口岸作业区、保税加工区、保税物流区、保税服务区和综合服务区五大功能区块。台州综合保税区将以“免税、保税、退税”等政策红利为根本,提供口岸服务、贸易服务、物流服务、便利通关等服务功能,打造与国际规则接轨的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在台州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目前,台州综合保税区的综合服务中心一期和主卡口已经结顶。台州综合保税区将叠加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自贸区联动创新区、RCEP高水平开放合作示范区、口岸开放等平台优势,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开放高地”和“政策洼地”,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服务台州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开发”转向“开放”,由此带来的利好,让落户头门港5年的奥翔药业董事长郑志国深有感触。从做中间体到原料药,再到创新药、CDMO业务,借头门港发展的“东风”,奥翔药业业务板块不断加强壮大,目前每年业务增长30%以上,制剂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头门港开发区升级国家级后,港口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司能减少出口销售的交通转运、仓储托管等各方面的成本和时间,能够更加快速、高效地服务国内外客户,赢得市场先机。”郑志国说。
从3月10日吉利汽车临海产业园新能源项目正式签约,到5月30日插电混动新能源车型帝豪L雷神Hi·X正式总装下线天,再次创造了业界瞩目的“吉利速度”。帝豪L雷神Hi·X是吉利汽车从传统燃油车加速向新能源转型的关键车型,承载着临海“千亿级汽车机械产业梦”。
“这个项目的加速推进,离不开临海市委市政府和台州湾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吉利汽车临海公司副总经理李灼帅说,从签约到下线投产,他们一直享受“绿色通道”服务,为项目投产赢取了宝贵的时间。
产业发展是湾区经济的核心,台州湾经开区以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为目标,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当前,台州湾经开区以吉利汽车为龙头,正聚力打造国内先进的汽车产业基地,同时依托RCEP高水平开放合作示范区,扩大与东盟国家在汽车及汽车零配件产品等领域的贸易合作,做大做强汽车零配件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汽车行业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
数据显示,台州湾经开区近两年的工业总产值,已占到临海的40%以上,现正在着力建设台州新材料产业园、全球原料药基地、汽车及高端装备产业园三大产业平台,再造一个临海工业。
位于红脚岩片区的台州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就是台州湾经开区开闯“深水区”迈出的重要一步。
台州新材料产业园一期规划面积约1.05万亩,临近头门港和台金铁路头门港货运站,集疏运条件优越。依托港口资源、区位条件、产业基础,该产业园对接上下游甬舟石化炼化基地原材料与温台化工新材料应用市场,重点发展以可降解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的高端材料集群。
目前,产业园内已经招引、储备了一批大体量的龙头型产业项目。海正聚乳酸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5万吨聚乳酸的能力,年产值约34.5亿元,并推动台州成为全球重要的生物可降解新材料产业发展高地。另有其他超百亿元投资的新材料项目正在对接中。
以台州新材料产业园为支点,撬动湾区能级提升的杠杆;以高科技项目为发展新引擎,推动湾区经济大发展。虽然眼前产业园只是初具轮廓,但巨大的潜力让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忍不住畅想未来:一个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创新能力突出、绿色低碳引领的世界一流化工新材料基地,正在慢慢成为现实。
临海市十五届一次党代会提出,将实施科创首位、向海图强等“七大战略”,依托国家级发展平台,创新发展生物制剂、高端原料药,实现延伸链条、绿色循环发展,打造世界一流原料药基地。
台州湾经开区南洋区块,是临海医化园区的核心区。2001年,临海医化园区经国家批准成立,逐步发展形成了基础化学品—中间体—原料药—成品药完成的产业链,能够批量生产化学原料药及其中间体500多个品种,拥有规上医化企业43家,去年实现规上医化产值产值199.3亿元,同比增长21.1%。
八月骄阳似火,台州湾经开区南洋区块翼中湖两岸,一排排吊机林立,一个个产业项目建设热火朝天。
台州湾经开区南洋区块,是国内唯一的国家级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生产区、世界上蕞大的医药中间体生产区。在这里,医化行业创新项目集群:在建技改项目44个、总投资104.6亿元;新建项目9个、即将开工项目2个、计划落地项目2个,总投资229亿元,用地3230亩,建成达产后将新增产值340亿元。
比如瑞博(台州)制药有限公司创新药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21亿元,占地面积287亩。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10吨HMPA、20吨RBRK、20吨PBFI、60吨SIN等产品生产能力。目前,该项目9幢仓库主体施工,4幢车间基础施工,完成年度投资1.33亿元,预计2024年1月建成投产,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0亿元,利税6亿元。
沙星博海年产1600吨环丙***等原料药项目总投资13.2亿元,占地面积292亩。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1600吨环丙***、300吨环丙甲酸等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的生产能力。目前,该项目综合仓库、动力车间等4个单体已建设完成,甲类仓库、合成车间等5个单体主体正在进行桩基施工,完成年度投资3263万元,预计2024年6月建成投产,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7亿元,利税8亿元。
联化科技临海产业园项目、永太福瑞达1万吨含氟新能源材料项目、逸腾药业特色原料药项目、联盛超纯电子化学品及生物可降解新材料等一批建设项目正稳步按照全年任务目标推进,投产后都将爆发出新的产能。
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台州湾经开区实现了“在谈项目快落地、落地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竣工、竣工项目早投产”,形成了项目滚动推进、梯次发展的良好格局,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医药化工企业正在加速集聚。
如今,以高端引领、绿色生态、智能制造为产业导向,以医药产业为代表的上下游产业链协调创新机制不断激发活力。
“我们将充分发挥台州湾经开区‘港口+腹地+平台+制造’优势,全力推进‘一核一区一通道’,打造智造之城、贸易之城、港口之城、生态之城,为台州‘三高三新’贡献湾区力量。”台州湾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谢平一说。
版权声明:本文由台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