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路桥:探索助企纾困“螺洋解法”
走进豪达(浙江)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豪达汽配)的新厂区,一幅工业4.0画面跃然眼前:区别于传统车间产品拥挤、工人忙碌、噪音绕耳的情景,豪达员工在各自岗位上有条不紊地操作着,一排排智能流水线宛如一条巨龙,高效地进行自动传送……从生产到物流,豪达公司已实现全环节的智能化生产、管控。
两个月前,豪达新厂区正式投入使用。从搬迁新建到竣工投产,新旧产能实现平稳快速转换,这既是台州市路桥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台州市路桥区螺洋街道积极响应路桥区推动“1187”体系建设,助企纾困的生动实践。
善用“稳”中求“进”的“解牛刀”
今年上半年,为更好地帮助豪达化解疫情、新厂房搬迁等综合不利因素影响,螺洋街道及时建立联动机制,以“进”的姿态,牢守“稳”的底线,拧紧优化营商环境“责任链”。
螺洋街道头部时间为该企业进行物流“白名单”及“三区”闭环生产“白名单”申报,蕞大化减轻疫情的不利影响。同时,积极为企业争取享受惠企政策,协助解决豪达15名高级员工子女读书难题,帮助企业更好地留住人才……在螺洋街道多举措帮扶纾困下,今年1-6月份,豪达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13.3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3.06%。
豪达新增10万套FS11和BX11汽车线束技改项目,目前,在螺洋街道的指导下已完成入库,计划固定资产总投资1.2亿元。
打好“内”“外”兼修的“组合拳”
今年以来,螺洋街道多措并举,围绕建好机制、宣传政策、解决难题、引入资源、提升服务等方面打好“组合拳”,开展惠企纾困集中攻坚行动,全面提升助企服务水平,切实解决企业的实际难题,确保企业提振信心、攻坚克难、勇攀高峰。
发放宣传册、H5应用链接……随着路桥区“亲清诉求直通车”平台在全街道的推广运用,越来越多的企业消除了顾虑,愿意把问题提上来。螺洋街道趁着这股“东风”,对企业反映的诉求和问题,实行一对一动态服务、分类指导,并推行“一企一策”,对能立即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建立台账限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做好耐心细致地解释和集中反馈。为进一步夯实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根基,螺洋街道纪委坚持将监督“探头”架设到一线,靶向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
同时,目光向“外”,力争吸引更多社会资本“牵手”。螺洋街道发挥商会内外联系广泛的优势,通过组织会员企业开展研讨会、推介会等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形成辖区企业对“内”抱团纾困、对“外”发展合力的格局。
“助企纾困不是‘一阵风’,而是‘四季风’;不是‘雨过地皮湿’,而是‘雨过万物生’。”螺洋街道党工委委员、常务副主任李华福表示,“我们将遵循‘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原则,认真抓好三服务工作,确保各项惠企政策的贯彻落实,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推动各项助企纾困政策措施、资金、项目等精准直达市场主体,不断提升企业获得感、满意度。”(王薇 周璐茜)
版权声明:本文由台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