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迈向高新区时代!
春华秋实廿一载,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瞥。风雨砥砺廿一载,在改革大潮中只是浪花飞溅的一瞬,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从1997年成立,到如今全力升级,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台州高新区步履铿锵迈向新征程。
廿一年前,台州撤地设市后,市委市政府为扩大台州对外开放、壮大市本级经济、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决定成立台州经济开发区,后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更名为台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简称“台州高新区”)。
廿一年间,风云变幻,台州高新区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在改革大潮中奋勇前进,在跨越发展中谋求裂变。廿一年后,在台州主城区的核心区块拔地而起一座新城,这里路网畅通、高楼林立、商贸繁荣,已成为台州的行政中心、科创中心、金融商贸中心和文化体育中心。
放眼当下,是一个里程碑,更是一个新的起点。
台州高新区2020年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99.76平方公里。规划图上,一个大圆圈出了台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核心区块;一条科技创新走廊分别向东西南三个方位辐射;甬台温复线产业发展轴.沿江产业发展轴、院路路产业发展轴等三条纵横交错的发展轴线,星“工”字形向东西南北各个方向延伸;东部园区、中部园区、西部园区三个区块格局分明。
一个创新资源高度密集 .创新创业高度活跃创新成果大量涌现的产业高地在山海间迅速崛起:产业发展高点起步、优质资源快速集聚经济实力活力大幅提高;坚持创新驱动路径创新体系不断健全.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以“产城融合“理念为引领,高端产业与高端城市建设良性循环发展格局初显....
这是正在“以升促建”中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是未来带动台州经济发展的强劲“心脏”。
有了它,台州将在更高平台、更高起点参与国际竞争,更加有效地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更加主动地对接国家层面高层次创新体系,更好地提升综合改革试验水平,更加有利融人浙东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培育新兴产业发展增长极.增强创新发展的辐射带动功能。
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这里吸引了一大批创新型企业和新兴优势产业的落地。今天的台州高新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8家,主板上市公司17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9家。
数据显示,2017年,全区营业总收入达到1777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175亿元,服务业营业收入602亿元,财政总收入94亿元。
凭借稳步增强的综合实力、优势凸显的产业集群和扎实推进的科技工作,台州高新区先后成为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省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创业基地等。
台州高新区成立之初,发展经济、建设新城是两大首要任务。随着台州核心城区建设的推进.台州高新区的工作重点,也慢慢从城市建设逐步转移到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完善上。
2017年5月,“台州经济开发区”正式更名为“台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新的名义意味着新的责任,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被提上高新区规划议程。
廿一年的发展,台州高新区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探索出一条“民营企业与科技元素嫁接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嫁接.服务经济与实体经济嫁接”的“台州模式”转型升级之路,经济体量不断壮大,产业新业态持续迸发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成为全市科技创新和产城融合引领区、体制改革先导区和对外开放前沿区。
去年11月13日,长鹰系列之天鹰无人机首架机在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北航长鹰公司新厂房总装下线,这是我市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化校地合作.推进军民融合的重大成果。
当月28日,吉利集团自主研发的汽车高端品牌“领克”正式上市。这位有着台州血统的颠覆者.高喊着“再见.乏味的时代”来势汹汹。它们的到来,适逢台州升级国家高新区之际,像是一种预示,更给台州制造业的发展注人了一股强大的新动力。
目前,台州高新区已经拥有吉利、吉奥等整车生产企业,海正药业华海药业等医药龙头企业正在由仿制药为主向创新药大步迈进.培育了旺隆轨道、信质电机、百达精工等一批高端装备技术企业,形成以精密、智能、绿色为导向的模具产业集群,拥有水晶光电南洋科技星星瑞金科技等一批特色鲜明的上市高新技术企业,并在金融软件信息科技服务、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中车产业园、广汽吉奥新能源汽车等一批投资大带动性强的项目落地,还将在未来为台州高新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进一步推动”台州模式”提档升级,进而引领带动全市优化升级。
新规划 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
作为科创企业密集的开发区块,台州高新区在发展规划上未雨绸缪:到2020年,不仅要建设成产业特色鲜明高端要素集聚、创新创业活跃的现代化科技产业新城,更要打造一个管理服务高效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人居和谐幸福的城市典范。
2017年台州市区空气质量位列全国第10,生态公众满意度排名全省第2。
台州高新区商务商贸配套设施全面提升,宜居宜业魅力尽显。未来,台州高新区将按照”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原则,大力建设智慧型生态园区,严格绿色准入,支持企业绿色生产.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立足产业基础,台州高新区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智能绿色制造技术.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加速推动传统产业高端转型,打造中高端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
升级国家高新区是台州实施“科技新长征”的首要任务。
高新区将主动链接北上深及美、德、日等全球创新高地,建立区域间资源对接机制,引入高端研发创新资源,并深入实施“千人”计划、台州市“500精英计划”、台州市“人才新政三十条”、台州市211人才工程等重大人才工程,同时加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创业孵化体系汇聚创新发展动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伴随着新-轮科技创新热潮,台州高新区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全省以“八八战略”为指引、“-路带建设为统领、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和台州市加快建设独具魅力的“山海水城和合圣地制造之都”,全面深化改革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打造美丽中国的先行城市和美丽浙江的示范样本的新定位。
并以此作为推动发展的主引擎,全力实施“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开放合作”“三大发展战略加速迈向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新台州模式”,打造台州版“科创新区”.奋力开创更加烂的明天。
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台州高新区围绕产业发展,打造“小而精”的产业生态圈,着力打造七个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兼具旅游与社区功能的特色小镇。
微金融小镇位于台州高新区核心区块,北至白云山西路,南至东海大道、体育场路,东至白云山中路、经中路,西起台州大道,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
重点以全融业为创建方向,以小微金融服务为主题,建设微金融大厦、创投中心、微金融信息咨询服务中心及小微企业创业创新中心、互联网微金融创新中心、金融商务中心、金融大厦、类金融大厦等,打造小微金改核心区、民间投资示范区新兴金融孵化区。
智能模具小镇位于黄岩经济开发区内,北临翠屏山脚,南至82省道,东至新江路,西临剑山村,规划面积3.47平方公里。
重点发展智能制造、研发设计、企业孵化、总部经济、教育培训等,加快完善生活配套设施,打造黄岩模具产业转型的展示窗口和产业服务平台。
沃尔沃小镇位于路桥区蓬街镇东部,北至长蒲河,南至蓬南大道,东至巴塘路,西至75省道,规划面积5.94平方公里。
重点发展汽车整车制造和汽车发动机、底盘、新能源电池等核心零部件,带动汽车租赁、汽车美容等后市场服务及关联产业,打造绿色、融合、交流、共享的产城融合特色小镇。
无人机航空小镇北靠月湖,东至国三河,西至聚洋大道,南至青龙浦湿地,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着力推动无人机飞行器、无人艇、无人车、轻型飞机等一批重点项目落户,建成无人机、轻型飞机为核心的研制生产、试验试飞、销售服务、商业应用为一体的产业基地。
绿色药都小镇位于椒江城东,东至沿海高速,南至太和山,西至东山公园,北至椒江,规划面积4.02平方公里。形成集医药智造、主題旅游、历史文化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塑造“绿色药都”文化品牌,打造高端医药产业制造中心、国家级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国家级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省级工业文化旅游示范区。
游艇小镇南起白沙岛南边界,北至台州农垦场,西至五洞闸,东临东海,规划面积1.62平方公里。
重点发展游艇产业、海洋产业以及科技农业,加快推动国际游艇港、陆岛水上快线、游艇产业园等建设。利用滨海港口、海岛资源,建设集观光、体验、休闲、维护于一体的游艇风情小镇。
谷雨小镇东至十一塘坝,西至十塘坝,北至现代大道。南至海循路,规划面积约4.6平方公里。
重点打造现代农业观光、郊野运动、水上巴士等板块,营造兼具滨海景观和田园风光的生活气息,吸纳具有研发智能化装备能力的企业和人才入驻,建设集产业特色与生态文化于一体的宜居宜创生态小镇。
智能模具产业园:打造国内蕞大、国际具有重大影响的模具产业基地;
智能装备产业园:加快无人机发动机技术、飞控技术、环境感知和防撞技术、测控和信息传输技术等核心技术研发,鼓励发展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3D打印等重点领域;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重点发展中高端乘用轿车以及纯电动汽车等汽车整车制造;
汽车配套产业园:发展核心零部件、车辆架修和大修等配套及整车等领域,重点突破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和特种车辆等配套领域;
生物医药产业园:企力建设国内领先的生物医药产业园;
金属再生产业园:打造国家级“城市矿产”和循环经济示范区样板;
新材料产业园:建成产品档次較高、创新能力强劲、竞争优势突出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现代金融服务园:以中央商务区内高档商务楼字为载体,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建成台州市金融服务业发展核心区;
科技服务专业园:依托科研院所和创新服务平台,积极对接国内外创新尖峰地区,推动创新创业、技术转移、管理咨询、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业加速发展;
现代物流产业园:加快搭建智慧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打造全市智慧物流枢纽;
现代农业观光园:打造集生态循环农业、园艺花卉、农业观光等于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观光休闲基地;
生产资料专业园:打造涵盖仓储、运输、信息服务、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生产资料物流中心。
高技术孵化园:打造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配置的创新型孵化器。积极建设众创空间,积极发展高技术领城的研发孵化服务,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转移;
现代职业教育创业园:集中引进一批职业教育学校,开展特设课程教育,大力推进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鼓励企业和高校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
中小企业创业园:完善创新创业政策,推进孵化器、众创空间等载体建设,吸引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优秀科技人员到园区兴办创业企业,完善创业辅导、人才培训、投融資对接等服务功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人参与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版权声明:本文由台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