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黄岩区上郑乡7个文旅大项目开启招商
上郑乡历史悠久,“山水石”资源丰富,素有黄岩“三源美地”之称,即革命之源——浙东浙南部队会师之地;县名之源——黄岩山;水之源——永宁江源头黄岩溪。近年来,上郑乡以“生态立乡、项目强乡、旅游兴乡”的理念,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挖掘资源,科学规划,重点发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旅游产业,成功打造美丰村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1500余亩,年产值达7000余万元,完成干坑村(抱料)高山杨梅香榧农业观光园建设,完成仙石山旅游开发项目、黄坦水库环库田园综合体、黄岩山廊桥、红色革命道路黄永古道修复工程、“仙机峰”星光公园等项目建设,永宁江源头森林氧吧获评省级“浙江森林氧吧”,以“清水拙韵·康养小镇”为主旋律的上郑美好“大家园”正徐徐铺开。
项目概况:黄岩山,其形犹如一个坐西北、西东南的弥勒菩萨,西首为凤凰峰,东为狮子峰,中间怀抱着一块三面壁立,高达百米,三面长约250多米的巨岩,上有400多平方米色彩鲜艳的黄******纹和石像,村民谓为“福、禄、寿”三星图。相传东汉道人王方平结庐修道成仙之地,唐天授元年,武则天梦云游东海,驻足于此,而改永宁县为黄岩县,为黄岩地名起源。黄岩山景区内有108将雕塑园、杜鹃、溪流、木栈道等旅游资源。拟引进运营主体,对该景区加以细化特色改造,并与周边景区有机融合,提升景区层次更好地发挥效益。
项目预期收益:引进运营主体,打造黄岩山乡村旅游综合体。项目正式运营后,不仅能创造就业岗位,辐射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再创业,更能持续带动村集体增收,成为黄岩西部开发共富的一张金名片。
现有条件、前期工作:圣堂村旅游资源丰富,依托“徐氏宗谱八景诗”中描绘的特色、按照“一水一路二廊四村五园”的规划,串联黄岩山、黄岩山廊桥、星光公园、两军会师纪念馆等景点,实现“红色主题+多元特色”融合发展。同时,黄岩山景区内基础设施完善,有108将雕塑园、游步道、凉亭等。
项目概况:位于上郑乡圣堂村垟头庄,8间2层,大阳台,交通便利,配套停车场、充电桩。
项目预期收益:适用于餐饮、商业旅游用房。带动周边农副产品销售,通过招租可以实现村集体每年约10万元收入。
现有条件、前期工作:房屋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周边旅游资源丰富。
项目概况:黄岩山廊桥位于上郑乡圣堂村黄岩山脚下,跨度45.6米,高度18米,宽7米,为跨度全国第三木结构廊桥。特邀泰顺县木拱桥传统造技艺省级传承人全程指导、监督建造。黄永古道穿越其中,50余亩梅园环绕。周边还拥有南方红豆杉古树群、林家老宅等历史文化古迹。
项目预期收益:引进运营主体,打造廊桥露营文化基地,创造就业岗位,实现家门口就业,带动村集体增收,实现共同富裕。
现有条件、前期工作:廊桥及周边设施总投资500余万元,有稳定的人流资源,周边50余亩土地村集体已流转租用。
项目概况:仙石村由栗树坑、黄坦、坑口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因后山有高约百米、三面壁立、图纹鲜艳的巨石而得名“仙石”。仙石山旅游景区内有瀑布、溪流、木栈道等旅游资源,其中蕞大的看点是两块高六七米四面壁立的巨岩,中间镶嵌着一块三四百斤重的岩块,犹如两个巨人抬着一块“宝石”。拟引进运营主体,对该景区加以细化特色改造,与村内民宿、农家乐相融合,打造成一个集休闲游玩、住宿、餐饮为一体的田园观光打卡地。
项目预期收益:项目正式运营后,不仅创造了就业岗位,更能持续带动村集体增收,辐射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再创业。
现有条件、前期工作:2019年仙石山旅游开发项目已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景区内游步道、长廊等基础设施完善;仙石村坑口自然村基本完成市级美丽乡村创建,美丽乡村基础扎实;村内沿溪村居已改造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民居民宿、农家乐,并具有绿豆面、咸猪肉、梅干菜等独特的农家小吃。
项目概况:“狮头高耸立乾方,舞爪张牙势孔强。藉尔威灵钟秀气,昂藏瞰我读书堂。”干坑村由7个自然村合并而成,陆地面积24686亩,山林面积达21553亩,是上郑乡面积蕞大的村。干坑村抱料自然村环境幽静雅致、空气清新,水体质量稳定保持Ⅰ类,在溪水内有许多珠鱼,是天然的珠鱼养殖驯化基地。
项目预期收益:引进运营主体,打造珠鱼养殖驯化基地,不仅创造了就业岗位,更能持续带动村集体增收,辐射带动村民再创业,实现共同富裕。
现有条件、前期工作:干坑村抱料自然村水体质量稳定保持Ⅰ类,在溪水内有许多珠鱼,是天然的珠鱼养殖驯化基地。
项目概况:上郑乡千亩中药材基地座落在上郑乡美丰村,该村地处黄岩西部山区,海拔高度为350—800米,全村山场面积8000余亩,山形起伏跌宕,山上林木茂盛,土地肥沃,是各类中草药材的生长之地。目前,美丰村已完成约800亩森林抚育任务,适合种植培育菜头肾(土太子参)、三叶青等中药材。拟引进运营主体,探索建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农业发展模式,统一栽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促进中药材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
项目预期收益:拟引进运营主体,探索建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农业发展模式,以“传技术、帮经营,带脱贫”为主旨,辐射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创业,实现共同富裕。
现有条件、前期工作:美丰村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面积从2016年的200余亩,发展到目前的2000余亩,种植品种从土太子参、三叶青,发展到现在的土太子参、三叶青、重楼、黄精、白芨、红桅子、芍药、玫瑰等8个,中药材规模化产业化种植已初显成效。
项目概况:上郑乡拥有10万余亩的山林,且无环境污染,有上百种花草植物,蜜源丰富,适合土蜂蜜养殖。同时,将上个世纪60年代磨米磨面加工厂遗址修复改造成毛家石头屋高山土蜂蜜加工厂。拟引进运营主体,探索建立“平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品牌、统一营销等有力的组织方式,形成上郑乡特色土蜂蜜产业。
项目预期收益:拟引进运营主体,探索建立“平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以合作社作为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养蜂产业健康发展,群众持续增收。
现有条件、前期工作:上郑乡拥有10万余亩的山林,且无环境污染,有上百种花草植物,蜜源丰富,适合土蜂蜜养殖。通过上郑村美丽乡村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毛家石头屋修复改造,基础设施完善。
版权声明:本文由台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