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温岭财政:深入推进数字化改革
近年来,温岭市财政局深入贯彻落实全省财政系统数字化改革精神,在电子支付、国库业务和国库管理数字化等方面不断探索,先后完成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上线电子签章、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系统等,加强财政资金安全和国库支付精细化管理,提升财政数字化建设水平。今年一季度,温岭市财政局共办理电子支付业务3.94万笔,支付资金34.7亿元,支付数量和金额均居台州市首位。
一、从人工跑道到数据高速,电子支付按下“快进键”
一是业务流程变人工跑为数据跑。以电子化支付理念为指导,重塑现有财政资金支付业务管理模式,简化审核环节、减少人工干预,代之以自动化审核、对账、监测。构建覆盖指标管理、资金支付管理、账务管理、决算管理等4大业务环节的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标准体系,实现预算单位从“跑银行”到“点鼠标”的转变。截至目前,共减少报送纸质审批材料23.7万份。
二是支付时效变工作日为时分秒。以提高支付效率为目标,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让财政资金跑上安全高效的现代化“高速路”,预算单位依据电子指令在网上直接办理财政资金支付业务,支付一次财政资金的平均时间由原来的半天缩短至20分钟,人民银行和代理银行审核办理财政资金支付业务平均时间节约70%以上。
三是风险防控变传统章为电子章。将电子凭证安全支撑系统与代理银行核心业务系统互联,原本依靠“大红印章”的人为安全控制扩展为多道电子化“安全锁”共同作用的立体防护机制,改“签字画押”为“电子签章”,保证未经授权的用户“进不来、看不到、改不了”,经过授权的用户“丢不了、拿不走、赖不掉”。截至目前,共减少全市260余家预算单位传统印章23.7万个,新增电子签章1.8万个。
二、从线下审批到线上办理,国库业务织密“防护网”
一是******存放变实地投标为网上招标。积极探索******存放管理新模式,在全省率先将******存放招标方式从线下招标改为全流程电子化招标,借助计算机测算指标提升系统计算的科学性和精准性,辅助专家评审,实现标书制作零成本,竞标银行与工作人员“零见面”。2020年,我市共招标资金19.4亿,其中16.3亿为网上招标,占比84%。
二是账户审批变桌上查看为线上即办。构建财政资金安全“防护网”,进一步强化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的监督与管理,上线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系统,预算单位可在线提交银行账户信息的开立、变更、撤销等申请,财政端实时审批,审批进度随时查看。截至目前,已将全市270余家预算单位,1000多个银行账户纳入统一管理系统。
三是用款计划变多岗审批为双岗审批。重新梳理业务流程,将财政审批由原先5岗精简为2岗,并增加大金额计划自动提醒功能,做到“简化”不“减管”,同步上线钉钉端审批,实现用款计划24小时“随时批”、“随地批”。2021年上线万笔,审批时间由半天缩短至15分钟。
三、从信息孤岛到数据聚集,国库管理归入“大仓库”
一是大额存单变手工清点为系统总管。改变原财政专户大额存单手工管理的现状,上线存单管理系统,实现对日记账、定期存单等数据的线上管理,实时反映账户存款期限、利率、银行到期日等信息,对快到期存单提前预警。同时提供数据分析功能,实现财政专户资金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截至目前,共纳入大额存单322笔。
二是统发工资变各行其是为平台统一。迭代升级工资统发系统,完善原系统工资信息不完整,工资数据难利用问题,同时将系统与“职业生涯一件事”平台深度融合,实现工资发放“一键可达”。截至目前,共纳入232家单位1.6万人的工资数据,支持基本工资、奖金、津补贴等8种工资类别发放。
三是集中支付变分散式为一体化。构建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制度+技术”的管理机制,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为主要载体,将集中支付各模块集成,嵌入统一的管理规则,实现模块间数据互通互联。同时规范政府和部门收支预算执行的管理流程和规则,强化支出指标约束,保证资金支付严格按照预算执行。
版权声明:本文由台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