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委办公室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台州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党委和政府,市委各部门,市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在台省部属各单位,市属各企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
现将《台州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台州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扎实推进台州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结合台州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按照“拉高标杆、争先进位”要求,坚持“以产促城、以城兴业、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着力推进产业园区转型、特色制造转型、城镇发展转型、农民市民化转型和投融资转型五大领域改革创新。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成为全国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湾区经济试验区、新型城镇化样板区。
一一产业园区加快向城市新区转型。产业园区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多规融合”规划管理体制、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导向机制、产业园区综合管理服务体制初步建立。
一一特色制造加快向先进制造转型。“台州制造2025”试点全面推进,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和空间布局更趋完善。二三产业融合、众创空间培育等机制建立健全。
一一城镇分散格局加快向湾区集聚经济转型。“三区两市”的共建共享机制更加完善,形成市县统筹、城乡一体的都市区统筹协调发展格局。
农业转移人口加快向城市新居民转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基本建立;以常住人口为基础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制度初步形成。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6%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1.9:1。
一一政府主导城镇开发建设向投融资多元化转型。探索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创新,民资参与城镇化建设的投资比例及范围显著增加。
坚持产城融合、协调发展。以港口为基础、产业为支撑,驱动城市更新、完善城市功能,以城市为载体拓展产业空间、发展产业经济,通过产城融合发展,充分满足人的发展需求,达到港、产、城三者之间和谐共进。
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权益。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加快推动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让城乡居民在建设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分享更多红利。
坚持因地制宜、重点突破。充分结合各县(市、区)及各产业园区的发展实际,以破解产城融合共性难题为出发点,选择当地亟需突破的发展和改革瓶颈,强力推进、务求实效。
坚持统筹联动、完善机制。注重改革的综合性、配套性和协调性,加强试点的整体设计和系统安排,争取建立部省市县联动机制,共同协调解决试点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一)创新产业园区转型机制,推进产城融合更平衡
1.推进省级园区优化升级.按照“空间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原则,重点推进省级园区提升发展。优化台州经济开发区与“绿心”区块的整合开发,积极申报国家级高新园区。力争1-2个省级园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或高新园区。健全产业引导机制,探索实施园区负面清单管理。建立以投入产出、节能减排、用工绩效为主要内容的项目承诺准入机制,实施严格的履诺问效机制。加快“去产能”,完善企业关停并转退的倒逼和激•励政策,试行闲置要素和低效企业土地使用权、用能权、排污权按市场评估价收储制度。探索跨区域招商合作机制,实施台商回归、产业链招商等工程。(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经信委、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经合办,台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市、区〉政府)
2.完善产业园区综合管理服务功能。推进行政审批窗口前移,健全省级以上开发区办事不出区”的审批制度,深化台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行政服务分中心建设。创新审批服务方式,简化审批流程,完善产业园区便民“一站式”审批服务。建立“区域能评、环评+区块能耗、环境标准”取代项目能评、环评的工作机制,逐步实行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责任单位: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发改委、市建设规划局、市经信委、市环保局,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3.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促进职住平衡。加快规划建设主城区与产业园区之间的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路网系统,重点加快23条市区断头路建设,推进公交、轨道交通建设,增强通达性。完善生活性配套服务,布局建设多功能的城市综合体、邻里社区,实现居住、就业、教育、医疗、娱乐、休闲等的布局平衡,就近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加快建立社区组织,培育社区功能,鼓励园区从业人员向就近城乡社区集中,加快推进向多功能综合性城市新区转型,实现职住平衡发展。重点开展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东部核心区、头门港新区的“港产城”统筹发展实验区建设。(责任单位:市建设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卫生计生委、市文广新局、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各县〈市、区〉政府)
4.积极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聚合高端要素,加强技术创新,推动转型升级,培育一批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有机叠加,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特色小镇。全力争创10个以上省级特色小镇和20个左右市级特色小镇,重点加快推进黄岩智能模具小镇、路桥沃尔沃小镇、仙居神仙氧吧小镇、温岭泵业智造小镇、天台天台山和合小镇等建设。(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各县〈市、区〉政府)
(二)创新特色制造转型机制,促进产业发展更高端
5.深入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工作。编制实施《“中国制造2025”台州行动计划》。开展制造强县(市、区)和制造强镇竞赛活动。积极申报争取国家、省智能制造示范城市(区)试点,争取一批项目进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在各县(市、区)开展一批行业、企业和项目试点,力争每个工业强镇建有智能工厂,每个骨干企业建有智能车间。加快构建。一核四区多点”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台州科技城、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园区、科技金融集聚区和众创空间示范区。深入实施“四换三名”工程。大力培育汽车、现代医药、智能管网、智能流水线、数控机床、高端模具等特色智能产业,打响“台州制造”品牌。(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各县C市、区〉政府)
6.完善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机制。开展“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区建设和企业信息化登高计划。把握。互联网+”发展机遇,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深入推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引导支持工业制造企业、商贸流通企业借助电子商务,加快提升生产、营销和创新能力。与清华大学共建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台州分支机构,合作建设台州电子商务学院。(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商务局,各县〈市、区〉政府)
7.健全节约集约发展机制。健全节约集约用地的准入、评估和退出制度,探索差别化土地供应和地价政策,深化工业用地租赁制,推进工业用地弹性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工业地产开发,实现对小微企业从供地到供房的转变。探索推行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推动低碳发展、绿色发展。(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各县〈市、区〉政府)
8.建立创业创新发展机制。研究制订大众创业服务行动计划,构建一批小微企业创业园,努力解决小微企业用地紧张和布局零散的问题。建立众创空间要素保障机制,探索允许工业用地在暂不变更用地性质情况下转型为众创空间,支持条件成熟的职业院校创办“创客学院(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人才办,各县〈市、区〉政府)
(三)创新城镇发展转型机制,促进都市区发展更合理
9.推进“多规融合”体制改革。成立市级多规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强化规划衔接工作机制和协调保障机制。建立哆规融合”技术对接平台,形成“多规融合”成果技术标准。着力构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国土规划、环保规划有机衔接的规划体制。深化院桥镇镇级“多规融合”试点。(责任单位:市府办、市发改委、市建设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各县〈市、区〉政府)
10.推动“三区两市”协同发展。建立“三区两市”协同发展协调小组,完善“三区两市”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以民生领域为突破口,重点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公交互通、高中段教育同建、医疗卫生共享、“多卡”互联、医保政策对接、水务共营、理顺区域社会管理职责等八大任务,探索搭建一体化要素交易平台,促进土地、水、电等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和自由流动。(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建设规划局、市卫生计生委、市教育局、市人力社保局、市水利局、市编委办、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椒江区、黄岩区、路桥区、临海市、温岭市政府)
11.加快推动湾区经济发展。编制湾区发展相关规划,制定湾区经济发展政策意见,统筹三门湾、台州湾、乐清湾合作开发,联动推进“三湾”的开发与保护。健全南北协作机制,探索“飞地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市域产业合理分布。探索台州港“港口+物流园区+贸易市场”整体开发模式。(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合办、市港航管理局,各县〈市、区〉政府)
12.推进中心镇和小城市创新发展。探索编制小城镇发展指数,争取率先形成可量化、可比较和可推广的城镇发展评价模式。深入实施新一轮小城市培育试点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14个省级中心镇建设,增强小城市试点镇和中心镇资源集聚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各县〈市、区〉政府)
13.创新城市管理建设机制。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推进一批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海绵型道路与广场、海绵型公园与绿地、绿色蓄排与净化利用设施等建设,妥善解决城市防洪安全、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等问题。深入实施《台州智慧城市发展规划(2014-2018)》,加快推进“智慧台州”建设,构建统一的城市智能综合管理和服务平台。推进一批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实施一批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责任单位:市建设规划局、市经信委、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政府)
(四)创新农民市民化转型机制,促进市民生活更幸福
14.进一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区分,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有效支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依法保障公民权利,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深入推进流动人口积分制管理。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农办,各县〈市、区〉政府)
15.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编制年度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报告,测算全市农业转移人口数量和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总支出。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合理确定各级政府在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的事权;根据国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政策,以总成本为依据,合理设定各级政府分担比例。鼓励外来农业转移人口按规定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按规定承担相关费用。(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卫生计生委、市建设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人力社保局,各县〈市、区〉政府)
16.深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校长轮岗制度和公立医院与基层卫生机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工作机制,加快实现优质教育、卫生资源城乡均衡。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责任单位:市文广新局、市教育局、市卫生计生委、市民政局)
(五)创新投融资转型机制,促进综合试点更有保障
17.深化完善政府投融资体制。围绕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推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投资项目库。积极争取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基金等。(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发改委)
18.规范民间投资引导激励机制。创新民间投资管理,鼓励民营企业发起设立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允许财务管理规范的企业将借款利息按规定计入税前成本。探索建立民间投资“负面清单”,打破市场壁垒,有效降低准入门槛,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
19.建立金融机构支持城镇化建设机制。加快创建浙江省台州市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用于新型城镇化建设。鼓励地方金融机构针对城镇基础设施、农业现代化创新金融产品。(责任单位:市金融办、人民银行台州市中心支行、银监会台州银监分局)
(一) 启动实施阶段(2016年)。制订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健全组织机构,落实责任单位,组织启动实施相关改革项目。
(二) 重点突破阶段(2016-2017年)。根据实施方案,按照优先顺序组织实施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和制度体系,力争形成一批体现台州特色、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改革成果。
(三)提高完善阶段(2018—2020年)。在试点基础上,对已开展的改革要继续深化,对上级部署的改革要率先推进,对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改革要积极探索。同时,做好总结,形成示范,向全省全国推广台州新型城镇化模式。
(一)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台州市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对试点工作进行总体设计和统一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若干专项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本方案。各县(市、区)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协调机构。
(二) 完善工作机制。根据本方案要求,各县(市、区)要制定本地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重点,市级相关部门要排出年度重点改革任务,明确目标任务和时间进度,扎实推进实施各项改革试点工作。各县(市、区)要精心谋划建立一批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库,优先推荐申报国家新型城镇化专项基金。建立健全市、县两级联动推进协调机制,共同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沟通和衔接,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各县(市、区)从本地实际出发,努力创特色、出亮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台州模式。
(三) 明确责任落实。建立试点工作督查制度,定期对各县(市、区)试点工作进行跟踪评估和督促检查。各县(市、区)要细化工作任务,完善推进机制,抓好工作落实。市级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县(市、区)的工作指导,将试点工作列入对县(市、区)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着重考核评价各县(市、区)试点工作成效。建立年中、年度总结报送制度。加强舆论宣传,凝聚改革共识,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允许试错、责任豁免的机制,营造党政主导、企业参与、各界支持改革试点的浓厚氛围。
附件:1.台州市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2.台州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2016年度重点工作任务责任分解表
台州市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副组长:吴海平(市委副书记、市委秘书长)
成员:程进(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
赵加福(台州经济开发区〈市绿心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
姚兆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编委办主任)
周星耀(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
许世斌(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何晓霞(市行政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
肖宗富(人民银行台州市中心支行行长)
毛长才(银监会台州银监分局局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李跃程兼任办公室主任,张锐敏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台州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2016年度重点工作任务责任分解表
台州经济开发区积极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加快头门港区口岸开放步伐,做好头门港区综合保税区申报前期工作。
市打私与口岸办、台州海关、市港航管理局等
研究制订省级以上园区项目负面清单。探索建立以投入产出、节能减排、用工绩效为主要内容的项目承诺准入机制。
市经信委、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各县(市、区)政府等
制订并加快实施市县两级招商联动机制。
深化台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行政服务分中心建设。
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等
加快推进主城区与产业园区之间的快速路、“断头路”建设,增强通达性。
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台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市、区)政府等
推进主城区与产业园区之间的公交线路通达。
台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各县(市、区)政府等
推进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产城统筹发展实验区建设,加快完善生活性配套设施,促进向多功能综合性城市新区转型。
市建设规划局、击教育局、市卫生计生委、
大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力争列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5个。
备&(市、区)邮,台州碱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台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等
制定“中国制造2025台州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争创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
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台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市、区)政府等
编制完成台州科技城规划,大力推进台州科技城建设
台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基投公司等
加快浙大台州研究院智造研究院建设,实现[匕大台州科技园、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台州创新中心科技园、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台州分院落地。
市经信委、市建设规划局,台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等
加快电子商务发展,争取列入国家跨境电商试点城市。
台九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市、区)政府等
推进与清华大学共建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台州电子商务学院。
加快推进小微企业园建设。探索工业地产开发,实现对小微企业从供地到供房的转变。
市国土资源局、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台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县
推进“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完成个转企830家以上。
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台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市、区)政府等
启动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高标准创建“500精英计划”创业园。与阿里巴巴集团等合作搭建创客服务综合平台。
市人力社保局、市科技局、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台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市、区)政府等
市发改委、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各县(市、区)政府等
加快推进院桥镇“多规融合试点。
市建设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黄岩区政府等
建立“二区两市”协同发展工作机制,以民生领域为突破口,重点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公交互通、“多卡”互联、医疗互认、高中段教育同建、医保政策对接、水务共营、区域社会管理职责等。
市建设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教育局、市卫生计生委、市水利局、市编委办,“三区两市”政府等
加强对台州湾、乐清湾、三门湾区域统筹发展的研究,编制相关区域统筹发展规划。 ’
市海洋与渔业局、市港航管理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建设规划局等
实施新一轮小城市试点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小城市建设。
各县(市、区)政府,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台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等
深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工作
集聚区管委会、台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市、区)政府等
加强市容市貌管理,完善公交线网、停车楼场、过街天桥、景观照明和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市区有机物循环利用中心,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
市行政执法局、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台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县
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编制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
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台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市、区)政府等
市水利局、市行政执法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卫生计生委、各县(市、区)政府等
强化城市公共管理,保障供水供电供气和交通救援、安全避险等有序运行。
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台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市、区)政府等
全面开展乡镇(街道)敬老院“公建民营”改革,全年建成“公建民营”敬老院18家以上。
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各县(市、区)政府等
推进“以全员登记、依规领证、凭证服务、积分量化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居住证制度,制定全市流动人口积分制管理实施意见。
市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政府等
全面取消农业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统一全市城乡户口性质。
市户籍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政府等
深入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三位_体改革。
积极破解耕地占补平衡难题,争取围涂土地垦造耕地比例达到30%,加快“三改一拆”拆后土地利用,推进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增效,加快闲置土地消化利用。
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台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市、区)政府等
全面升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市国土资源局、市建设规划局,各县(市、区)政府等
市国土资源局、市农业局、市建设规划局,各县(市、区)政府等
完成全市社会救助申请家庭收入核对平台联网和信息共享,实行动态化管理制度。
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各县(市、区)政府等
推进国有投融资建设平台建设,加快6大国有新投融资建设平台运作。
建立国家新型城镇化专项基金项目库,积极争取上级基金。
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台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等
加快推广PPP模式,推进产业基金实质性运作
市财政局、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台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市、区)政府等
台市委办〔2016〕23号 ******台州市委办公室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台州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pdf
版权声明:本文由台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