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制造:向未來再起航
“支持台州創建民營經濟示范城市。”浙江省第十五次黨代會為台州樹立了新使命、錨定了新方位。
台州是中國民營經濟發祥地。20年來,台州不斷厚植發展優勢、凸顯發展特色、擦亮發展底牌,民營制造業是台州的立市之本、興市之器、強市之基、富民之源。
在發展動能轉化、產業蝶變躍升的關鍵期,建設臨港產業帶是台州實現產業升級的龍門一躍,是台州實現“兩個先行”的關鍵所在,更是台州創建“民營經濟示范城市”的主平台主戰場。
年產22GW新能源刀片電池項目落戶台州。
台州產衛星,以一箭9星方式成功登天。
低調務實的台州,制造業彰顯硬核實力
看產業:台州制造業體系完善,主導產業突出,擁有31個工業行業大類、21個產值超百億元的產業集群、68個國家級產業基地,形成了汽車、醫藥、縫制設備等一批在國內外具有較大影響力的主導產業。
看企業:2021年,台州擁有制造業企業7.3萬家。其中,上市公司有65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11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32家、國家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2家。培育了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
看產品:台州擁有一批在國內外具備較強競爭力的工業產品,全市共307個產品細分市場佔有率國內外头部,國內國外市場佔有率均头部的產品共50個。
篳路藍縷、玉汝於成﹔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40多年的高速發展,來自外部的機遇和來自內部的“成長的煩惱”,倒逼台州制造來一次時代變革。
當前,台州重點推進“456”先進產業集群培育著力打造汽車、醫藥健康、智能縫制設備、高端模具等4個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集群﹔高端裝備、電子信息、泵與電機、航空航天、智能家居等5個國家級先進產業集群﹔軌道交通、時尚休閑、新型橡塑、水暖閥門、新能源電動車、綠色化工等6個國內有影響力的產業集群。
2021年以來,台州制定完善“456”先進產業集群培育“一集群一方案”,圍繞“五城十鏈”支柱產業,通過“外引項目、內聚資源”,大力推進域外市內優勢產業、創新資源向產業城集聚發展,推進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
2021年,台州制造業產值首次突破2000億元大關,達到2162.3億元,同比增長11.5%。“456”先進產業規上產值同比增長16.7%,總量佔全部規上工業產值的63.4%。
2022年,投資百億元的刀片電池、儲能電池項目相繼落地,全年將招引10億元以上制造項目30個以上,集聚布局一批行業龍頭鏈主企業,實現全產業鏈垂直高效整合。
4月26日,4家台州企業被確定為2022年浙江省新增未來工廠試點。
未來工廠是浙江智能制造的標杆,台州已經有3家未來工廠。
從傳統制造到單個工位機器換人,從生產線的自動化改造到打造智能車間,從智能工廠到產業鏈智能聯動的“未來工廠”,台州智造漸成燎原之勢。
在工業4.0浪潮下,某公司作為縫制設備制造龍頭企業加快轉型,為客戶提供軟硬件結合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目前,已在全國10多個省份,布局50多個數字化樣板工廠。企業也完成了從縫制設備供應商向智能制造成套解決方案服務商的蛻變。
大力推進新智造,台州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
台州實施工業4.0標杆城市建設三年行動,制定工業4.0標准體系,全面改造提升“5+N”傳統產業,打造一批工業4.0智造園區、標杆企業、工業4.0中心,全方位重塑台州制造能級形態。
在“產業大腦+未來工廠”建設上,台州有6個產業大腦列入省“揭榜挂帥”項目,4個已成功上線、2個評為優秀。台州制造數字化賦能中心正式運行,建成省級智能工廠16家。台州路橋區入選區域新智造試點,台州黃岩模具和玉環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入選浙江省產業集群新智造試點。到2025年,培育省級未來工廠10家以上,打造一批全國性產業大腦。
在數字基建上,台州加快打造“1812”工業互聯網平台體系,建成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台35個。台州機床行業互聯網平台入圍工信部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名單,12家企業入圍省級試點示范名單。“十四五”期間,台州要實現百億以上產業集群工業互聯網平台全覆蓋,三年實現制造企業數字化改造全覆蓋。
在數字經濟培育上,台州做大做強以光電產業為引領,汽車電子產業為特色、智能光伏和機器人產業為突破,軟件信息服務業為支撐的先進數字產業集群,到2025年要達到千億級規模。
通過突破“卡脖子”難題,某機床公司不僅打破了國外巨頭對高端數控機床的技術壟斷,產品還出口到機床強國德國。
從一兩千元的儀表車床到一兩百萬元的高端數控車床。該公司的進階,源於企業30年持續不斷地向全球價值鏈高端,溯流而上。
台州96%規上工業企業是民營企業,民營經濟是台州制造的底色。塑造新時代企業家精神、拓展民營經濟發展空間,台州制造向陽而生,展示了十足的活力與韌性。
2022年一季度,台州市制造業投資增長35.9%,居浙江省第3位﹔技術改造投資增長24.4%,居浙江省第4位﹔工業性投資增長31.2%,居浙江省第3位。
扎根實業,精耕細作,這是一種傳承,更是一種定力﹔轉型升級,破繭成蝶,這是一種創新,更是一種變革。
助力台州制造挺進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台州致力於通過強鏈、補鏈、延鏈,加快市場主體提質升級
2021年新增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9家、省級隱形冠軍企業10家,9家企業入圍國家重點“小巨人”企業,7家企業入選2021年中國民企制造業500強。汽車、醫藥、泵與電機等產業入圍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實施新一輪制造業“騰籠換鳥、鳳凰涅槃”。
台州開展淘汰落后、創新強工、招大引強、質量提升、“零增地”技改、留駐發展等六大攻堅行動,高耗低效企業整治完成率率先達到100%。規上工業畝均增加值從85.6萬元提至137.4萬元,畝均稅收從14萬元提至23.8萬元。台州市“小升規”企業863家,增幅居浙江省第2位。
大手筆布局以“一區一谷一帶一圈”為核心的台州灣科創走廊。建設五大產業城“總部經濟+科創大樓”,集中布局一批研發中心、工程師中心、技術總部、創投基金和服務機構。打造“服務全域、輻射五城”的核心科創區,目前,陳十一等院士團隊已正式入駐,省高檔數控機床技術創新中心、國際科學家創業基地等項目正在加快建設。
“全面頂格、能出盡出、精准高效”。5月31日,台州市出台《台州市推動經濟穩進提質40條》。一攬子政策從財政支持、金融支持、擴投資、促消費、穩外貿、降成本、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等多個方面加速修復市場信心、惠及各類市場主體。
6月10日,台州全市工業穩進提質攻堅行動暨“萬名干部助萬企”精准服務活動啟動。按照“一企一檔+六張清單+閉環督導+專班服務”要求,台州各級干部走進企業,精准開展企業防疫督促指導、惠企政策幫享和訴求協調解決等服務。
受疫情影響,5月某車企台州工廠面臨斷鏈風險。台州市各部門迅速組建“助企紓困 穩增長”專班入駐企業,幫助企業逐個梳理產品庫存和供應商,並向江蘇、上海等地發出協調函,由專人落實車輛通行証,“把工作做到了鄉鎮一級”。在政府、企業的合力下,供應鏈恢復,企業正常生產。
5月18日,刀片電池項目在台州仙居正式開工,此時距離項目簽約僅僅過去一個月。為確保項目早日投產,仙居成立工作專班,日日報進度、周周晒問題,以雷霆態勢推進項目。該項本來計劃落戶在鋰電池原材料豐富的江西,仙居縣以優惠的政策與真誠的服務,讓優質項目轉投台州。
“有呼必應、無事不擾”“辦事不求人”“信用有價”護航台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台州致力打造“市場機制蕞活、服務效能蕞佳、綜合成本蕞低、投資環境蕞優、企業獲得感蕞強”的營商環境
通過迭代企業碼實現服務閉環。推動涉企服務一網通辦,已上線各類應用83項。依托企業碼“紅黃綠”訴求辦理閉環系統,建立企業困難快速響應和解決機制,訴求辦結率達99%。
保芯穩產為企紓困解難。圍繞企業面臨緊迫問題,專班推進芯片保供工作,舉辦浙江省內头部個大型芯機供應鏈對接會、“新能源、防爆叉車產業與醫化等產業對接會”“縫制設備與鞋革產業對接會”等系列活動。
全面落實落細國家工業穩增長政策、省“5+4”政策、市“惠企30條”政策。力爭今年減免企業各類負擔280億元以上,穩定市場預期、提振企業信心。加快“超級工廠”培育,幫助企業去庫存拓市場。
浙江發力“產業鏈山海協作計劃” 助力山區26縣工業高質量發展
人民網麗水6月29日電 (方彭依夢)為助力山區26縣工業高質量發展,今天,全省產業鏈山海協作現場推進會暨“意向企業”走進青田活動在麗水市青田縣舉行。 全省產業鏈山海協作現場推進會暨“意向企業”走進青田活動現場。人民網 方彭依夢攝 會議圍繞落實《浙江省產業鏈山海協作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採用展覽展示、政策解讀、典型發言、結對地區洽談、項目簽約、現場考察等多種形式助力山區26縣工業高質量發展。…
子女孝老新探索:5000個“孝心車位”遍杭城
“現在小區有孝心停車位,不用擔心停車難,我女兒來得就更多了。”杭州翠苑一區68歲居民丁麗娟說。 丁麗娟提到的“孝心停車位”,是近年來杭州在孝老上的新探索。…
60元每顆!台州首批東魁楊梅將打“飛的”去迪拜
“杭州制造”提質擴量 鑄就實體經濟的鐵柱鋼梁
台州入圍國家級“無廢城市”建設名單
台州仙居:檢察機關雙管齊下助力迷途少年重新“起航”
“嘉興制造”展現高質量發展硬實力
台州:鄉村旅游煥新力 村美民富產業旺
浙江杭州臨平區加快推進智能制造
台州:全力以赴建設“制造之都”
嘉興市入圍企業數量位列浙江全省第二
杭州余杭區“大綜合一體化”改革迎來蝶變…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湖州南潯校區順利交接
@浙江省中小學生,暑假可以做的16件事…
浙江發力“產業鏈山海協作計劃” 助力山…
杭州亞運場館“大小蓮花”健身場地對外開放
子女孝老新探索:5000個“孝心車位”…
助企紓困︱疫情下小微企業資金鏈斷裂經營…
全國首座潮光互補型光伏電站投運“滿月”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民日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舉報郵箱:
人民網服務郵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舉報郵箱:rmw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台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