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台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甬台温高速公路增设黄岩南城互通工程环境影响报告pdf

admin8个月前 (09-29)台州产业信息12

  甬台温高速公路增设黄岩南城互通工程环境影响报告.pdf

  2020-03-23发布于浙江

  甬台温高速公路增设黄岩南城互通工程环境影响报告.pdf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甬台温高速公路增设黄岩南城互通工程 建设单位:浙江台州高速公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环评单位:浙江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二〇一九年七月 生态环境部制 目 录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1 -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 - 21 - 三.环境质量状况 - 33 - 四.评价适用标准 - 38 - 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 40 - 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 48 - 七.环境影响分析 - 49 - 八.污染防治措施与对策 - 64 - 九、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 - 67 - 十、结论与建议 - 70 - 专题一 声环境影响预测 - 75 - 附图 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2 项目平面缩图 附图3 项目纵面缩图 附图4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图 附图5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布点图 附图6 工程位置与城市总体规划的位置关系图 附图7 项目用地用线 临时工程位置示意图 附图9 环境敏感点分布图 附图10 工程位置与台州市生态红线的位置关系图 附件 附件1 台州高速南城互通项目登记赋码信息表; 附件2 建设项目规划选址意见书 (选字第 号)及用地红线 专家函审意见、及修改清单。 附表 附表1 建设项目审批登记信息表 - 1 -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甬台温高速公路增设黄岩南城互通工程 建设单位 浙江台州高速公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张建平 联系人 邱工 通讯地址 浙江省台州市天和路95 号 联系电线 台州市黄岩区西城街道和高桥街道,距离台州互通约6.7km,距离台州 建设地点 南互通约6.6km 。互通出口接黄岩区黄长放射线 国道)。 立项审批部 浙发改许可补正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门 [2018]5 号 行业类别 道路工程建筑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及代码 E-4721 占地面积 预期建成 2 23.48 2022 年6 月 (hm ) 日期 其中:环保 环保投资占总 总投资(万元) 75193 992.8 1.32 投资(万元) 投资比例(%) 1.1 项目由来及建设必要性 甬台温高速公路连接杭甬高速、上三高速、金丽温高速以及台金高速,是浙江省高 速公路网“两纵两横十八连三绕三通道” 中的重要一纵,并通过宁波和温州绕城连接杭州 湾大桥、诸永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是浙江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动脉。公路起于宁波市 区南面的潘火互通,经宁波市鄞州区、奉化市、宁海县;台州市三门县、临海市、黄岩 区、路桥区、温岭市;温州市乐清市、龙湾区、瑞安市、平阳县、苍南县,终于浙闽交 界的分水关,全线 日全线通车。 现状甬台温高速公路黄岩区范围内主要设置有台州互通与台州南互通,两互通间间 距约 14 公里,距离相对较大,直接影响台州市内交通出行,而高速公路进出口不密是 台州交通的一个“短板” 。为更好的服务整个台州城区,迫切需要设置南城互通,通过南 城互通直接连接甬台温高速和104 国道 (黄长放射线,下同),形成内环快速路与外环 高速公路之间的快速连接,在整个道路网络体系中发挥快速联系和快速集散的作用。因 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2012 年8 月,受台州市交通局委托,台州市交通勘察设计院承担了“甬台温高速公 路黄岩南城互通工程”前期方案研究。2016 年~2018 年期间,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台 州市政府的其他相关部门对于南城互通的多个方案进行讨论必选,蕞终于2018 年3 月 - 1 - 初,确定采纳向西T 形互通+定向匝道方案。2018 年6 月5~6 日,浙江省发改委和省交 通运输厅联合在台州主持召开了《甬台温高速公路增设黄岩南城互通工程可行性研究报 告》(以下简称《工可报告》)评审会,目前尚未报批。 2018 年12 月19 日,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甬台温高速公路增设黄岩南城互通 工程进行登记赋码,项目代码 “-48-02-095669-000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国务院第682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 条例》中的有关规定,该建设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对照《建 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保部令第 44 号)及其修改单(生态环境部令第 1 号,2018 年4 月28 日) ,本项目属于名录中的“157 等级公路 其他(配套设施、公路 维护、四级以下公路除外)” ,即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型为“环境影响报告表” 。 受浙江台州高速公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浙江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了本项 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后,在建设单位的大力配合下,对项目沿线进 行了现场踏勘、调查和环境质量检测,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技术导则要求编制了本环境 影响报告表,并根据专家函审意见进行了修改,报送审批。 1.2 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甬台温高速公路增设黄岩南城互通工程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浙江台州高速公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总 投 资:75193万元。 建设内容:本项目位于台州市黄岩区西城街道和高桥街道,距离台州互通约6.7km, 距离台州南互通约6.6km。项目在已建成的甬台温高速公路上增设互通,主要包括现状 甬台温主线工程,新建YA 匝道、YB 匝道、YC 匝道、YD 匝道、E 匝道工程及104国道 南侧拼宽工程,共计三部分内容。工程在A 匝道设5进8出收费站和收费站管理用房1处。 表1.2-1 项目主体工程内容 长度 路基宽 车速 工程内容 设计起点 车道数 道路等级 备注 /m 度/m (km/h) MRK20+180 甬台温 为拼宽工程, MRK19+800~MRK21+700 1900 24.5 双向四车道 100 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 其余路段不进 行改造 YA 匝道 YAK0+000~YAK1+410 1410 10.5 单向双车道 40 一级公路 新建 匝 YB 匝道 YBK0+100~YBK0+343 243 9.0 单向单车道 60 一级公路 新建 道 YC 匝道 YCK0+126~YCK0+747 621 10.5 单向双车道 60 一级公路 新建 工 程 YD 匝道 YDK0+126~YDK1+354 1128 10.5 单向双车道 40 一级公路 新建 E 匝道 EK0+000~EK1+441 1441 24.5 双向四车道 60 一级公路 新建 104国道南侧 CRK3+200~CRK3+600 400 32 双向六车道 80 一级公路 南侧拼宽 拼宽工程 - 2 - 1.2.1建设规模 方案互通立交区内主线 道,被交路改造范围长358 米,互通区总用地334.5 亩(含收费站管理用房)。A 匝 道设5 进 8 出收费站一处,收费站采用ETC 收费和人工计重收费两种形式,收费站混 凝土路面长度100m,收费站出入口渐变段长度100m。收费站管理用房面积约为20 亩。 表1.2-2 主要工程组成情况 1.2.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主线为甬台温高速公路,采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规定 的全封闭、全立交、控制出入口的高速公路标准,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为100Km/h。 路基宽度为24.5 米,路面标准轴载:BZZ-100,桥涵设计荷载:汽车-超20 、挂车-100。 交叉道路为互通连接线 国道。交叉道路采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规定的一级公路标准,兼顾城市主干路道路功能,双向六车道,路基宽度为 32 米,设计速度80km/h。 匝道设计速度采用40~60km/h 。匝道采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 D20-2017 )设 计标准,路面标准轴载:BZZ-100,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 级。桥涵设计洪水频率:中 小桥涵及路基:1/100。单向单车道路基宽度9.0 米、单向双车道不设置紧急停车带路基 宽度10.5 米。 表1.2-3 匝道线 - 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其余技术指标应符合交通运输部颁《公路工程技 术标准》(JTG B01-2014 )技术标准和相应规范的要求。 1.2.3 建设方案 1.2.3.1 道路走向 项目采用迂回式T 型互通,出口连接104 国道,高架桥的匝道上跨甬台温高速。互 通立交布设于甬台温高速与104 国道原分离立交的西南侧,远期设置连续高架桥内环线#立交与本互通的连接线匝道下穿甬台温高速预留桥孔。本次评价内容不含远期工程。 工程E 匝道起点(EK0+000 )(为YA 匝道起点和YD 匝道终点)自东往西布线,并 经石牛渡村,路线于此经过耕地及水塘,并在 EK0+260 处设收费站,在收费站左侧布 设收费站管理用房,而后路线经下赵村,设 E 匝 1 号中桥(EK0+575 )跨越河道,在 EK0+600 处开始折向北方,而后设E 匝2 号中桥(EK0+829 )跨越河道,在EK1+050 处对西侧山体进行开挖,在EK1+440 (终点)处与104 国道T 形交叉。 主要控制点有:起点、石牛渡村、赵村、西建河、终点104 国道。 图1.2-1 本项目路线走向图 工程互通 YA 匝道于(YAK0+000 )向东布线,经过住宅和耕地,并在YAK0+057 处分离出YB 匝道,同时YA 匝道继续往东布线 处设匝道桥上跨甬台温 高速,在YAK0+400 处往北布线 处设主线 拼宽桥跨越河道并接入甬台温高速;YB 匝道于 YBK0+196 处设匝道桥跨越改路,在 YBK0+343 处接入甬台温高速;YC 匝道于YCK0+460 处设匝道桥跨越甬台温高速,在 - 4 - YCK0+747 处接入甬台温高速与 YD 匝道合并;YD 匝道于甬台温主线 国道和规划城南河,在YDK1+188 处与YC 匝道合并, 于YDK1+354 处接入E 匝道。 1.2.3.2 路基工程 (1)路基宽度 工程横断面布置见表1.2-5,横断面布置图见图1.2-2 。 甬台温高速公路及E 匝道路基宽度24.5m ,双向四车道设置,断面布置为24.5m=2.0m 中央分隔带+2×0.5m 左侧路缘带+2× (2×3.75m )行车道+2×2.5m 右侧硬路肩+2×0.75m 土路肩。 图1.2-2a 甬台温高速公路及E 匝道道路标准横断面布置图 YA 匝道、YC 匝道、YD 匝道路基宽度 10.5m,单向双车道设置,断面布置为 10.5m=0.75m (土路肩)+1.00m (硬路肩)+3.50m (行车道)+3.50m (行车道)+1.00m (硬路肩)+0.75m (土路肩)。 图1.2-2b YA 匝道、YC 匝道、YD 匝道道路标准横断面布置图 YB 匝道路基宽度9.0m ,单向单车道设置,断面布置为9.0m=0.75m (土路肩)+1.00m (硬路肩)+3.50m (行车道)+3.00m (硬路肩)+0.75m (土路肩)。 图1.2-2c YB 匝道道路标准横断面布置图 - 5 - 104 国道路基宽度32.0m,双向六车道设置,断面布置为32.0m=2.0m 中央分隔带+2 ×0.5m 左侧路缘带+2 ×(3 ×3.75m )行车道+2 ×2.5m 右侧硬路肩+2 ×0.75m 土路肩。 图1.2-2d 104 国道道路标准横断面布置图 路拱横坡:路缘带、行车道及硬路肩横坡采用2% ,土路肩横坡采用3% 。 路基边坡:填方路基边坡坡率采用1:1.5,路基坡脚外设2.0m 宽度护坡道。 (2)新建、拓宽路段 工程属于新建工程,除104 国道与E 匝道平交处前后各180m 处向左侧拓宽10m 外, 其余均为新建路段。 图1.2-2e 甬台温主线 国道拼宽路面布置图 - 6 - (3)路线纵向布置情况 项目区内地形地貌以平原河网为主。线路沿线地势平坦,蕞低点位于EK1+440 ,设 计高程约4.40m ,蕞高点位于YC0+470 ,设计高程约15.90m。道路蕞大纵坡3.75%,蕞 小纵坡0.001% 。 (4)路基挖填分布 全线km ,路基占线 处对西侧山体进行开挖,蕞大挖深 8.28m,蕞大填高4.42m (EK0+740 )。 (5)软土地基处理 ①匝道等非老路拼宽路段 ◆一般路段软基处治方案 本工程考虑到软土地基的因素,一般路段尽量采用较低路堤通过,路堤高度控制在 1.5~3.5m 。匝道一般路段软基处理主要以等载(超载)堆载预压为主。 ◆结构物路段软基处治方案 本项目桥头路段填土高度一般控制在 5.0m 以内,大部分桥头的填土高度为 3.5m~4.0m 。桥头路段地基处理主要采用预应力管桩进行处理,并根据桥头路基高度采 取不同的管桩间距;为了使桥头与一般路基段能更平缓地进行软基沉降过渡,本次根据 路基填筑高度,在桥头软基管桩处理后设置了30~50 米的过渡段,过渡段内采用水泥搅 拌桩处理,间距1.2~1.5 米。 ②主线老路拼宽路段 主线拼宽路段结合甬台温高速公路拼宽路段现状沉降情况,拟采用预应力管桩进行 软基处理,以保证高速拼宽路段路基工后横坡增大值不大于0.5% 。 ③新老路基拼接 在新老路基拼接处采用开挖台阶、铺设土工材料进行加筋处理的方法。 ④防护工程设计 对于填挖方高度≤3.0m 的路段,一般采用液压喷播植草;对于填方高度>3.0m 的路 段,采用框格植草防护形式,即防雨水冲刷又可以进行景观绿化;对于挖方高度>3.0m 的易冲刷的路堑土质边坡或岩质较破碎的岩石路段,采用拱形骨架护坡加固;桥头路段 (2~3)H+(3~5)米范围内采用砼预制六角空心块植草护坡。 沿塘,沿河路段,路堤坡脚易于受到冲刷及淹没,对于该路段,则采用了M7.5 浆 砌片石铺砌防护。 (6) 占塘路基处理工程 路线经过水塘时,对水塘进行抛石挤淤。塘岸坡开挖台阶,分层压实至原地面,再 - 7 - 进行路基填筑,塘顶压实度不小于90% 。沿线 占塘路段分布情况表 1.2.3.3 路面设计 沥青混凝土路面采用轴重为 100kN 的单轴-双轮组轴载作为标准轴载,沥青混凝土 路面设计使用年限为15 年;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为30 年。 甬台温高速公路路面拼宽:沥青路面:4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SBS 改性)+6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SBS 改性)+8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36cm 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18cm 厚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匝道行车道、硬路肩:沥青路面:5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SBS 改性)+7cm 中粒 式沥青混凝土(SBS 改性)+36cm 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8cm 厚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 基层。 104 国道行车道、硬路肩:沥青路面:5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7cm 中粒式沥青混凝 土+32cm 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8cm 厚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收费站:水泥路面:26cm 水泥面板+36cm 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8cm 厚低剂量水 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桥面铺装:采用4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SBS 改性)+6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SBS 改性)。 1.2.3.4 交叉工程 工程涉及交叉工程主要是互通式立体交叉、平面交叉。 互通式立体交叉1 处。采取互通式交叉形式,工程YA 匝道于MRK21+155 处上跨 甬台温高速,YC 匝道于MRK20+926 处上跨甬台温高速。 平面交叉1 处,中心桩号EK1+440 ,交叉道路为104 国道,道路等级为一级公路, 道路宽度32m,交叉形式为T 型交叉。 1.2.3.5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 (1)路基排水 路基排水主要依靠路基两侧的排水沟、边沟、排涵和附近河流组成的排水系统。 填方排水沟:采用矩形边沟,沟墙沟底均采用M7.5 浆砌片石砌筑,规格:沟底宽 50cm,深80cm,沟墙沟底均厚30cm 。 挖方边沟:采用矩形边沟,沟墙沟底均采用M7.5 浆砌片石砌筑,在边沟顶部采用 - 8 - C20 现浇砼盖板,规格:沟底宽60cm,深60cm,沟墙厚30cm,沟底厚25cm 。 (2)路面排水 路面、路肩排水主要采用横向漫流排水。 1.2.3.6 桥涵工程 (1)设计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甬台温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互通连接线 国道连接线、一级公路。 设计行车速度:甬台温高速公路100km/h;互通连接线km/h 。 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设计车辆荷载:公路—Ⅰ级 设计洪水频率:1/100。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值为Ⅵ度,按Ⅵ度抗震设防。 匝道桥采用现浇混凝土连续箱梁,位于直线m 的桥梁及主线拼 宽桥梁采用矮T 梁结构。 (2)桥梁、涵洞分布情况 本互通推荐方案共有桥梁8 座,其中甬台温高速拼宽桥梁2 座,匝道桥6 座,桥梁 全长2229m ,其中大桥2080.4m/4 座,中桥130.56m/3 座,小桥18.04m/1 座。涵洞9 道。 YA 匝道桥:YA 匝道桥中心桩号 YAK0+645.200 ,桥梁配跨为 2×25+5×25+ (22+28+26)+4×20.75+3×4×25+3×29+3×30+4×23.6+5×25m,其中第3 联上跨甬台温高速, 在高速公路中分带设墩,第9 联上跨Ⅶ级航道,第10 联上跨104 国道。上部结构采用 预应力砼现浇箱梁,下部采用柱式墩、一字台,墩台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 YB 匝道桥:YB 匝道桥中心桩号YBK0+195.857 ,桥梁配跨为3×25+3×25m,上跨 地方改路,终点接A 匝道桥。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现浇箱梁,下部采用柱式墩,墩台 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 YC 匝道桥:YC 匝道桥中心桩号 YCK0+460.250 ,桥梁配跨为 2×4×25+ (2×25+20+25)+4×25+3×25m,其中第3 联上跨甬台温高速和YD 匝道桥,在高速公路中 分带设墩。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现浇箱梁。下部采用柱式墩、一字台,墩台采用钻孔 灌注桩基础。 YD 匝道桥:YD 匝道桥中心桩号DK0+541.550 ,桥梁配跨为2×4×25+4×23.6+4×30m , 其中第3 联上跨 104 国道,其中第4 联上跨Ⅶ级航道。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现浇箱 梁,下部采用柱式墩,墩台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 E 匝1 号中桥:E 匝1 号中桥中心桩号EK0+575.000 ,桥梁配跨为3×13m,桥梁上 跨地方河道。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矮T 梁,下部采用柱式墩,墩台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 E 匝2 号小桥:E 匝2 号小桥中心桩号EK0+829.000 ,桥梁配跨为1×13m,桥梁上 - 9 - 跨地方河道。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矮T 梁,下部采用柱式墩,墩台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 主线拼宽中桥:主线拼宽中桥中心桩号MRK20+185.00 ,桥梁配跨为3×13m,桥梁 上跨地方河道。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矮T 梁与现状主线桥梁拼宽,下部采用柱式墩,墩 台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 拼宽方式如下:凿除原桥外侧边板悬臂,拆除老桥拼宽处防撞护栏及挡块,老桥边 板顶板及腹板植入钢筋,边板植入钢筋新梁板悬臂部分预埋钢筋,做湿接缝处理,原桥 盖梁,立柱,桩基等下部如满足计算要求予以利用,并根据桥梁宽度要求拼宽,拼宽部 分盖梁同原桥盖梁预留施工缝。综上,桥梁设置如下: 表1.2-5 项目设置桥梁情况一览表 桥梁标准横断面如下:宽度 8.5m=0.5m 护栏+7.5m 行车道+0.5m 护栏;宽度 11.75m=0.5m 护栏+10.75m 行车道+0.5m 护栏。 1.2.3.7 改河、改路工程 工程全线m 。改路一位于现状甬台温高速公 路 (MRK20+000~MRK21+410 )西侧,将原有村道向西外移,改路长度1471m;改路二 位于EK1+195 ,改路长度42m ;改路三位于EK0+970 ,改路长度45m 。 工程全线m 。工程改 河主要是由于路基多次跨越河道,易造成跳车现象,影响行车安全,故将其改移至E 匝 道路基左侧。改河工程情况见图1.2-3 及表1.2-6 。 表1.2-6 改河工程情况表 目前工程尚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未对改河工程设计做详细说明。根据调查,目 - 10 - 前建设为已委托浙江中水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编制《甬台温高速公路增设南城互通工程项 目防洪影响评估》,分析改河对防洪排涝的相关影响。故本次环评中主要针对改河前后 对生态环境及水生生物环境做简要分析,具体影响分析详见第7章。 图1.2-3 改河示意图 1.2.3.8 收费站及管理用房设施 本项目在E 匝道上设收费站,收费站采用5 进8 出,收费站采用ETC 收费和人工 计重收费两种形式,收费站混凝土路面长度100m,收费站出入口渐变段长度100m。收 费站管理用房占地总面积约为14000 平方米。 管理用房服务功能具体为:①南城互通工程监控和设备用房(包括配电、监控、消 控、泵房、设备等) ;②收费站管理人员办公及工勤(包括办公室、休息室、值班、卫生 间等) ;③日常故障车、抢险的停放;④满足周边交(协)警等人员休息。 1.2.3.9 绿化工程 甬台温主线拓宽边坡:填方边坡采用框格植草防护,填方边坡外侧栽植小乔木。 匝道:匝道中央分隔带采用乔灌草的植物配置方式,填方边坡采用喷播植草和框格 植草防护,桥头段为空心六菱块植草防护,填方边坡外侧栽植小乔木,挖方边坡采用框 格植草防护。 改路:填方边坡采用喷播植草和撒播植草防护,填方边坡外侧栽植小乔木。 乔木选用香樟,小乔木选用四季桂、蜀桧柏等,同时种植海桐球、无刺构骨球等配 合茶梅、红叶石楠、瓜子黄杨等中下层灌木,利用香樟形成夏荫、秋叶等不同的季节观 赏效果,再辅以美丽的花色来体现路段特色。 1.2.4 临时工程 根据可研单位提供的设计资料与本项目水保方案报告,本项目共设置15 处泥浆池 中转池、1 处泥浆机械固化场、1 处临时施工场地、1 处临时表土堆土场及部分临时便桥、 便道等临时工程,临时工程位置示意图见附图。具体如下。 (1)施工场地 - 11 - 施工场地内布设预制场地、钢筋加工场、材料堆场、办公场地、石渣堆场、混凝土 拌合场地和机械维修场等。工程线路位于平原河网区,周边耕地较多,工程互通E 匝道 2 EK0+2000 处西侧主体设计为收费站和管理用房,面积约1.37hm ,结合工程施工经验, 收费站和管理用房施工一般在整个工程后期,经与主体设计单位沟通并结合现场情况, 施工场地布设在 EK0+200 处收费站管理用房范围内。根据当地施工建设经验,施工监 理等项目部驻地考虑以租用当地民房为主。施工场地布设情况见表1.2-7a 。 表1.2-7a 施工场地布设情况表 (2)表土堆场 工程沿线占地类型以耕地为主,根据现场实地调查,表土层厚度约10~30cm,工程 3 可剥离表土约5.07 万m ,工程沿线 处(边界线外),表土堆场选址位于 E 匝道西侧耕地处,表土堆场占地2.33hm² 。表土堆场布设情况见表1.2-7b 。 表1.2-7b 表土堆场布设情况表 (3)泥浆中转池 根据主体设计,工程桥梁的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台),基础采用桩基础。桩基础 施工采用回旋钻孔和湿钻方案。方案钻渣泥浆中转池设计,共布设中转池15 座。 表1.2-7c 泥浆中转池布设情况表 1.32 其中E 匝1 号中桥和E 匝2 号小桥的泥浆中转池布置在桥头两侧空地上,在泥浆机 械固化场旁布设一处泥浆中转池,其余桥梁的泥浆中转池布置在桥下空地,泥浆中转池 2 占地面积0.65hm 。桩基础施工完毕后,对桥梁施工扰动区迹地进行恢复。泥浆中转池 的布设。 (4)泥浆机械固化场 为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设置泥浆机械固化场 1 处,布设于桩号为EK0+250 处 - 12 - 的路基上。桥梁基础所产生的泥浆,通过泥浆中转池运至泥浆机械固化场进行固化,固 化后的泥饼外运至合法消纳场。泥浆机械固化场布设情况见表1.2-7d 。 表1.2 -7d 泥浆机械固化场布置情况表 (5)临时便道、便桥 主体设计施工临时设施情况见表1.2-7e 。 表1.2-7e 主体设计施工临时设施一览表 1.2.5 工程占地、拆迁及土石方平衡 1.2.5.1 工程占地 2 2 2 工程占地总面积25.83hm ,其中永久占地面积23.48hm ,临时占地面积2.35hm (另 2 有2.62hm 位于永久占地范围内)。工程占地总面积见表1.2-8。 表1.2-8 工程占地总面积表单位:hm2 2 2 2 注:1.表中占用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1.49m ,包括路基占用水域0.61hm ,桥梁投影面积0.62hm ,便桥 - 13 - 2 2 投影面积0.04hm ,便桥施工结束后拆除,不占用水域,改移工程占用水域0.05hm ,沿线 。因此工程实际占用河流水面0.85hm 。具体占用水域面积以防洪影响评价报告为准。 2. ()项目表示位于永久占地范围内。 根据工程水保及工可相关资料,本项目林地占用类型主要为绿化行道树、果树(桔 2 子树),不涉及公益林;耕地类型中含基本农田约7.5397hm ,目前正在办理基本农田申 请手续。 1.2.5.2 拆迁(移民)安置与专项设施改(迁)建 工程沿线m² (已折算成单层面积),拆迁房屋不涉及工 业企业。由建设单位根据当地拆迁相关政策出资,由拆迁户所在乡镇政府负责进行拆迁 安置,拆迁安置区面积2.34hm² 。 根据主体工程的设计调查,工程沿线需迁移电力、电讯等设施,共拆迁电力低压线 根,电力高压线 根,电讯线 根。 工程涉及街道主要为西城街道及高桥街道,其中高桥街道的区域(石牛渡村、下赵 村、胡家灰村及车下洋村)改造计划正在拟定,拆迁时间未定,故本次环评评价中不考 虑高桥街道的拆迁、安置;西城街道整村改造情况如下: 本项目西城街道涉及的村庄有:岭下村、岭下殿村、羽村及霓桥金村。其中,岭下 村及岭下殿村拆迁刚刚启动,拆迁计划尚未确定;羽村、霓桥金村的村民目前正在签署 拆迁安置协议,安置房位置见图 1.2-4 。羽村安置房分为三个区域进行安置:安置区① 目前已完成竣工验收、安置区②正在施工中、安置区③处于前期行政审批中;霓桥金村 安置房目前处于前期行政审批中,安置位置见图 1.2-4 。 上述安置区位置中,由于羽村安置房①、羽村安置房③在本项目道路中心线m 范围内,后续章节中将做为敏感保护目标进行环境要素影响分析评价。 经咨询西城街道相关人员,现状羽村、霓桥金村将于 2021 年年底搬迁完毕。安置 工程不在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 - 14 - 霓桥金村安置房 羽村过渡房 ① 羽村安置房 YD ③ ② YB 图1.2-4 羽村、霓桥金村安置房位置 - 15 - 1.2.5.3 土石方平衡 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25.02 万m³ (其中土石方9.58 万m³ 、土方8.18 万m³ 、石方0.13 万m³ 、钻渣1.88 万m³ 、拆迁废弃物0.18 万 m³ 、表土5.07 万m³ );填筑总量62.63 万m³ (其中土石方39.89 万m³ 、石方18.36 万m³ 、表土4.38 万m³ );开挖自身利用量18.73 万 m³ ;借方43.90 万m3 (其中土石方25.75 万m³ 、石方18.15 万m³ ,来源于合法料场商购);弃方5.60 万m³ (其中土石方3.54 万m³ 、钻 渣1.88 万m³ 、拆迁废弃物0.18 万m³ ,运至合法消纳场处置);剩余表土0.69 万m³ (用于周边其他建设项目绿化覆土或运至台州东达资 源利用有限公司的表土堆场处堆置)。工程土石方总平衡见表1.2-9 。 表1.2-9 工程土石方总平衡见表 - 16 - 1.2.6 施工组织 1.2.6.1 筑路材料与施工条件 工程拟建地周边筑路材料情况见表 1.2-10a。施工条件见表1.2-10b,施工方案见表 1.2-10c。施工用水、用电、电讯均不涉及土石方挖填。 表1.2-10a 工程所在地筑路材料一览表 类别 筑路材料 工程沿线属浙江省平原区,工程以填方为主。黄岩东侧一带表层土以粉土、粉质粘土为 路基填 主 且公路沿线基本为农田,工程土石方填料不能满足填筑需要;因此工程土石方填 筑料 均外购。 经调查,黄岩工程用石料多采用本地材料,距离工程较近的有台州市黄岩区高桥街道邬 石料 家岙采石场、临海市上盘镇头门岛(村)大川山建筑用石料(凝灰石)矿,利用汽车或 船运运输方式。 中粗砂 路线用砂和砂砾可从临海等地调运。 水泥:本工程所需水泥以江山、金华及杭州萧山等地购进,利用汽车运输方式。 水泥、 沥青材料:路面面层所需沥青拟采用进口沥青为宜,沥青以公路运输为主。 钢材、 钢材:工程所需钢材除采用本省产外,其余从外省市采购调入,以公路运输或港口船运。 沥青和 木材:工程所需木材除采用当地产外,也可从市 购得,不足部分须从福建和丽水的庆 木材 元、云和县采购调入,以公路运输为主。 表土主要用于工程路基边坡、中央分隔带、互通空地、护坡道、碎落台及排水沟外侧、 桥下空地、改路路基边坡、护坡道及排水沟外侧和改河两侧等区域及部分防护工程中植 表土 草绿化用土。工程沿线表土资源丰富,表土可直接利用项目区剥离的表土,项目区剥离 表土的数量和质量均能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表1.2-10b 工程所在地施工条件一览表 类别 施工条件 区域内有甬台温高速、104 国道、82 省道、内环线及黄岩周边道路作为工程运输道路, 交通条 沿线公路网分布较均匀,交通方便,运输条件较好,另外布设少量施工便道可使材料直 件 接运到各个工段。 沿线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一般无腐蚀性,沿线各城镇及附近的村庄大多 用水 有自来水供应,工程用水可取自然水。 工程用电可与当地电力部门协商解决,从沿线村庄内电网接入,同时根据需要配备一定 用电 数量的柴油发电机组,以便随时发电作为电网停电时应急电源。 工程沿线有线通信网络完善,施工通讯可与当地电信部门协商,由当地通信网络就近接 电讯 入。同时,工程沿线已被移动通信信号覆盖,也可以利用移动通信的既有资源,作为线c 工程施工方案 施工工程 施工方案 路基施工时对占用耕地、园地和林地表土剥离,根据现场实地调查,表土剥离厚度 10~30cm,施工后期用于项目区绿化和迹地恢复覆土。表土剥离采用机械配合人工方 清基工程 式,施工机械采用推土机。路基经水塘时,对水塘抛石挤淤,分层压实至原地面,再 进行路基填筑,塘顶压实度不小于90% 。 一般路段:本工程考虑到软土地基的因素,一般路段尽量采用较低路堤通过,路堤高 度控制在1.5~3.5m。匝道一般路段软基处理主要以超载预压为主。 结构物路段:本项目桥头路段填土高度一般控制在5.0m 以内,大部分桥头的填土高 路基工程 度在3.5m~4.0m 之间。 拼宽路段:主线拼宽路段结合甬台温高速公路拼宽路段现状沉降情况,拟采用预应力 管桩进行软基处理,以保证高速拼宽路段路基工后横坡增大值不大于0.5% 。 - 17 - 施工采用沥青拌合站集中拌合、摊铺机摊铺、压路机碾压法施工,配置少量的人工辅 路面工程 助作业。 工程除YA 、YC 匝道桥上跨甬台温主线和YA 、YD 匝道桥跨越规划河道和现状道路 采用大跨径桥梁外,其余均是采用标准跨径及以下跨径桥梁。 对于标准跨径中、小型桥梁,其上部构造采用预应力砼板。施工方法以预制安装为主, 桥涵工程 可根据地形及交通条件分别采用架桥机或龙门吊架设。 涵洞可根据结构型式、施工设备等实际情况采用预制安装施工。 钻孔桩的施工,本工程采用泥浆护壁方式法。 本项目桥梁桩基施工一般采用回旋钻。 桥梁跨越处 桥梁跨越处护岸采用浆砌石护岸形式,该施工法的过程是:测量放线→基础开挖→基 护岸工程 础承载力判定→基础处理→片石浆砌→伸缩缝处理。 工程在EK0+000~EK0+350 处改河主要是由于路基多次跨越河道,易造成跳车现象, 影响行车安全,故将其改移至E 匝道路基左侧。 改河工程河道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人工进行修坡或人工砌筑浆砌块石护坡,改移河 道连通后,部分原河道需进行填埋处理,先用土质围堰进行截流,再利用新河道开挖 改河工程 的土石方进行填埋。采用土石混合围堰,编织袋装填,围堰顶宽 1m,两侧边坡 1: 1.5,围堰高度根据水位确定,平均1~2m,围堰土方来源于新开河道开挖土石方。 改河工程须避开河流汛期,尽量在枯水期施工,减少工程施工对河流的影响,河道开 挖需做好拦挡工作。 工程涉及平面交叉 1 处,互通式立体交叉 1 处。平面交叉道路采用T 型交叉,为E 匝道与104 国道平面交叉;互通式立体交叉是工程YA 匝道于MRK21+155 处上跨甬 交叉工程 台温高速,YC 匝道于MRK20+926 处上跨甬台温高速。上跨桥梁施工工艺与桥梁工 程一致。 工程匝道路基排水采用排水沟和边沟,采用M7.5 浆砌片石砌筑,采用机械配合人工 路基排水与 方法。路基边坡防护工程包括喷播植草、框格植草、空心六菱块植草、沿河沿塘浆砌 防护工程 片石护坡等,均采用机械配合人工方法。 绿化工程在路基工程施工完毕后进行,利用施工前剥离的表土,对路基边坡、中央分 绿化工程 隔带、互通空地、护坡道、碎落台及排水沟外侧等区域覆土绿化。 1.2.7 施工进度 工程建设工期30 个月,即从2020 年1 月开工,2022 年6 月完工。 1.2.8 预测交通量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项目可研,运行期各预测时段本工程车流量及车型比(标准车) 见表1.2-11、1.2-12。 表1.2-11 本工程设计车流量 单位pcu/d - 18 - 表1.2-12 本项目设计各预测特征年车型构成表 本报告参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公路工程交通情况调查机动车 型折算系数参考值详见表1.2-13。 表1.2-13 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机动车型折算系数参考值 车辆类型 小客车 中型车 大型车 换算系数 1 1.5 2.5 注:小客车为座位≤19 座的客车和载质量≤2t 的货车,中型车为座位>19 座的客车和2t <载质量 ≤7t 的货车,大型车为7t<载质量≤20t 的货车。 因此,小客车包括中小型客车和小型货车,中型车包括大型客车和中型货车,大货 车为大型车。预测年份大型车、中型车和小型车实际车型比见表1.2-14 。 表1.2-14 本工程实际车型比 单位:% 年份 小型车 中型车 大型车 2022 年(近期) 92.13 3.84 4.03 2028 年(中期) 89.73 5.20 5.08 2036 年(远期) 86.87 7.46 5.66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资料,工程运营期昼夜小时车流量比为 4:1 ,按昼间 16h(6:00-22:00) 、夜间 8h(22:00-次日 6:00)计。则项目各预测特征年实际车流量见表 1.2-15 。 表1.2-15 工程交通量预测表 单位:辆/h 2022 年 2028 年 2036 年 高峰期 年份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2022 年 2028 年 2036 年 YA 匝道 268 67 409 104 503 126 447 606 719 YB 匝道 136 34 207 53 265 66 227 307 378 YC 匝道 248 62 371 95 464 116 413 550 663 YD 匝道 151 38 230 59 294 73 252 341 420 E 匝道 804 201 1218 311 1525 381 1341 1804 2180 台州互通-南城互通 1195 299 1817 464 2319 580 1992 2693 3315 南城互通-台州南互通 1105 276 1680 429 2144 536 1842 2489 3064 104 国道连接线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在已建成现状的甬台温高速公路上增设互通,出口连接104 国道。 - 19 - 1、交通噪声源 ①现状甬台温高速公路 现状甬台温高速公路环评于 1994 年6 月通过浙江省环境保护局审批通过,审批文 号为浙环管[1994]93 号文,设计速度 100 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4.5 米,双向四车道, 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未查阅到相关环保验收资料。 根据现状踏勘,本工程涉及路段中存在的环保设施为:车下洋村沿线m 长的隔声屏障。 ②G104 连接线 连接线 月通过浙江省环境保护厅 审批通过,审批文号为浙环建[2009]64 号文,采用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 公里/小 时,路基宽度32.0 米,双向六车道,于2017 年6 月通车。根据《104 国道黄岩民建至 北洋连接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岭下村、岭下葛村临104 国道侧安装通风 隔声窗,两个村庄共计安装通风隔声窗户数37 户。 根据调查,G104 连接线 国道黄岩民建至北洋连接线工程),目前未开始相关 的环保验收报告,经咨询相关单位(交通局),沿线涉及到的岭下村、岭下葛村未设置 隔声窗等环保措施。 2、主要环境问题及整改措施 根据现状声环境监测结果 (表2.1-1),现状甬台温高速公路两侧监测点位 (6#车下 洋村、7#羽村、8#羽村第二排、9#羽村安置房、10#霓桥金村),及现状104 国道两侧监 测点位(1#岭下殿村、2#岭下村)昼夜间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现状公路交通噪声 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声环境质量较差。 甬台温高速公路建设时间比较早,且局部环保设施声屏障已经存在,但由于声屏障 高度约2.0m ,降噪效果有限,现状声环境敏感点依旧超标,夜间蕞大超标值约3.1dB; 经咨询交通管理部门,G104 国道验收时间尚不明确,该环评报告中的相关环保设施目 前尚未实施,且实施时间不确定。 综上,本次环评在考虑沿线环保设施过程中,综合考虑受本工程、G104 国道及甬 台温高速公路复合影响的敏感保护目标,同时以本次环评为契机,完善本工程沿线的相 关环保措施,比如针对本次设计范围内的甬台温主线终现状隔声屏进行延长、增高措施; 增设新的隔声屏等措施。 - 20 -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本项目路线位于台州市黄岩区高桥街道、西城街道,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 台州市位于浙江中部沿海,地处全国海岸带中段。陆地范围介于东经 120°17′~ 121°56′、北纬28°01′~29°20′之间,东西长 172.8 公里,南北宽 147.8 公里。陆域面积 9411 平方公里,周边线 公里。北接宁波、绍兴(市界边线 公里),西邻金华、丽水(边线 公里),南连温州(边线 公里),东濒东海,海岸线 公里。内水和领海海域面积6910 平方公里。面积500 平方米以上岛屿687 个。 黄岩位于浙江省中部沿海,南与路桥区、温岭市、乐清市相连,西倚永嘉县、仙居 县,北连临海市,东与椒江区毗邻。东部属于温黄平原,为丰饶的鱼米之乡;西部为丘 陵山地,主要山脉有括苍山支脉和北雁荡山余脉,自西向东延伸,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 和铅、锌及花岗岩等矿产资源。境内百条溪流纵横,头部大川永宁江干流全长77 公里。 大型水利工程长潭水库设计总库容为6.91 亿立方米,灌溉黄岩、椒江、路桥、临海、温 岭 5 市(区)百万亩农田,解决三百多万人民生活用水。全区地貌结构可概括为“七山 一水两分田” 。地域东西长54 公里,南北宽25 公里,1997 年底有耕地面积1.28 万公顷。 2.1.2 气象气候 黄岩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根据黄岩气象 站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7℃,蕞冷月(1 月份)多年平均气温为6℃,极端蕞 低气温-6.8℃;蕞热月(7 月份)多年平均气温为27.8℃,极端蕞高气温38℃;平均无 霜期259d ;大于等于10℃的有效积温5336℃;项目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676mm,降雨 时空分布不均,降雨分布自西向东,随高程降低而递减;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671mm, 多年平均风速2.7m/s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55 小时。 根据浙江省各城市暴雨强度公式表(建设发﹝2008 ﹞89 号),项目区15 年一遇10min 降雨历时内平均降雨强度2.788mm/min ,项目区1 年一遇 1h 降雨历时内平均降雨强度 48.08mm/h 。 2.1.3 地形地貌 工程所在的黄岩区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中低山地,中东部为平原。全区分布有山 地、丘陵、平原等地貌类型,其中山地丘陵主要分布在西、南、北部,占全区总面积约 68.24%;河谷平原分布于中、东部,占全区总面积约 12.52%,河谷极不发育,主要集 中在永宁江上游及其支流两岸;河网平原分布于永宁江下游、头陀、院桥、江口、城关 一带,占全区总面积约19.24%,平原内河道纵横,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拟建场地位于浙东南沿海平原地貌单元区之温(岭)黄(岩)海积平原北部。 - 21 - 2.1.4 地震地质 1)地震 建设区域新构造运动不明显,工程区及周边地区近代地震均为微震,震级均在4 级 以下,地震震级小,强度弱。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本地 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属震级小、烈度低的稳定区域, 适宜工程建设。 2 )地质 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南面以雁荡山为屏,有括苍山、大雷山和天台山等主要山峰, 其中括苍山主峰米筛浪高达1382.4 米,是浙东蕞高峰。椒江水系由西向东流经市区入台 州湾。沿海区有椒北平原等三大平原为台州主要产粮区。大陆海岸线 平方公里,主要有台州列岛和 东矶列岛等。蕞大岛屿为玉环岛,现与大陆相连,人口569 万,其中市区人口152 万。 市区由椒江、黄岩、路桥3 个区组成,辖临海、温岭2 个县级市和玉环、天台、仙居、 三门4 个县。 台州市所处的大地构造单元为华南加里东褶皱系、浙东南褶皱带的温州— 临海凹陷 内。地质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不发育。出露地层主要包括前第四系中生界的白垩系、 侏罗系地层,岩性以沉积岩为主,岩体结构多呈块状、层状。侵入岩体较发育,形成时 代主要为燕山晚期,主要分布在黄岩富山乡、临海北东、天台石梁镇以及三门旁亭镇南 侧一带,其余地段零星分布,岩体大多呈岩株、小岩株或岩枝状产出,以酸性岩为主。 工程所在的黄岩区属于我国东南部新华夏构造体系二级隆起带“临海—温州”槽凹 区。境内构造以东西向断裂为主,辅有平缓的褶曲及平原构造。出露地层以侏罗系、白 垩系火山沉积岩和由其剥蚀风化的残积、坡积物为主,山间谷地、平原,以及东部沿海 平原为第三系、第四系沉积地层。地貌形态明显受华夏和新华夏系构造制约,山脉与盆 地呈北东向排列。中低山丘陵区地势起伏较大,山体沟谷纵横切割较深,沿海地区以海 积平原为主。 2.1.4 水文概况 1)河流水系 黄岩区境内水系有永宁江和金清两大水系。永宁江发源于括苍山脉大寺尖下,自西 向东横贯黄岩全境,至三江口与灵江汇合后,由椒江入东海。永宁江干流全长约80km, 流域面积889.8km²。金清水系位于温黄平原东部和南部,与东官河、南官河相接,流域 面积1172.6km²。 项目区属永宁江水系。永宁江发源于黄岩西部括苍山脉的大寺基,从西到东贯穿黄 岩区,是温黄平原的一个重要水系,是浙江省省级河道之一。永宁江干流全长约80km, 流域面积889.8km²。 工程新建大桥 4 座,中小桥 3 座,所跨河道主要为西建河和西建河支流 (河宽约 - 22 - 5~16m ),其中匝道YA 和YD 跨越规划城南河,规划河道近期不建设。 2.2 环境功能区划 2.2.1 环境功能区划 根据台州市环境功能区划图,本项目涉及环境功能小区有黄岩农产品安全保障区 (Ⅲ-0-2 )、黄岩中心城区环境优化准入区(Ⅴ-0-4 )、黄岩城南环境优化准入区(Ⅴ-0-6 ), 具体位置关系见表2.2-1,位置关系见附图。 表2.2-1 本项目涉及的环境功能小区位置关系一览表 序号 功能小区名称 编号 功能区类型 1 黄岩农产品安全保障区 Ⅲ-0-2 农产品安全保障区 2 黄岩中心城区环境优化准入区 Ⅴ-0-4 环境优化准入区 3 黄岩城南环境优化准入区 Ⅴ-0-6 环境优化准入区 2.2.2 声功能区划 根据 《黄岩区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2018.10 ),本项目区域声环境涉及1003-1-13、 1003-2-16 共计两个声环境单元,区域环境分别执行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中1 类标准、2 类标准。 工程位置 图2.2-1 本项目与台州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关系图 《黄岩区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2018.10 )中指出:交通干线及两侧区域,城市轨 道交通(地面段)及两侧区域,内河航道及其两侧区域为 4a 类区,其中交通干线是指 高速公路,包括匝道;城乡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包括匝道;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 - 23 - 城市次干路,包括匝道。由于工程甬台温高速公路、104 国道道路等级为一级公路,故 甬台温高速公路(含匝道)、104 国道交通道路沿线a 类区标准。 根据 《黄岩区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2018.10 )规定,交通干线两侧区域的具体划 分方法如下:(1)临街建筑以低于三层楼房建筑(含开阔地)为主,将交通干线边界线外 一定距离内的区域划为4a 类区;相邻区域为 1 类声环境功能区,距离为50m;相邻区 域为2 类声环境功能区,距离为35m ;相邻区域为3 类声环境功能区,距离为20m 。(2) 当临街建筑高于三层楼房以上(含三层)时,将临街建筑面向道路干线一侧至交通干线a 类区。由上可知,本项目敏感点声环境类别如下: 表2.2-2 本项目敏感点声环境类别 序号 标准类别 敏感点 1 1 类 羽村安置房 2 4a 类、2 类 羽村、岭下村、岭下殿村、下赵村、车下洋村 3 2 类 霓桥金村、石牛渡村、胡家灰村 本项目是在现状甬台温高速公路增设黄岩南城互通项目,经预测项目建设前后评价 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在5dB(A) 以上,且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据《环 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确定本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 2.2.3 环境空气功能区划 本工程位于台州市黄岩区,根据《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图》(图2.2-3 ), 本项目属于环境空气二类功能区。 项目拟建地 图2.2-2 本项目与台州市环境空气功能区划关系图 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2.2-2018 ),本项目为高速公路增设 - 24 - 互通项目,收费站及其管理用房不设置集中排放源(食堂油烟除外),为三级评价项目。 2.2.4 地表水功能区划 项目附近地表水体为西建河,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15 )》 西建河未划分水环境功能。根据调查,西建河主要使用功能为灌溉、排涝,河流下游不 涉及水源保护地。根据环办函[2003]436 号文件,可知,本项目周边地表水体西建河参 照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Ⅲ 类标准。 本工程污水主要来自于施工期生产、生活污水及营运期收费站生活污水以及路面桥 梁径流。营运期生活污水经收集后纳管处理,属于间接排放。根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导则,确定本工程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B 。 2.3 相关规划及符合性分析 2.3.1 《台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 (1)规划相关内容 公路路网布局:根据《浙江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及台州市相关规划, 确定本次规划台州市公路网形成“十纵十横”布局形态,其中高速公路“ 四纵三横” ,国省 道“六纵七横” 。 高速公路: “ 四纵三横” 纵线由东向西分别为: 纵 1——沿海高速公路(台州段):北接象山、宁波,南连乐清、温州,规划建设 里程147 公里。 纵2—— 甬台温高速公路(已建成):北起宁波,经台州,南抵温州的分水关,全 长252.7 公里,其中台州段长85 公里。 纵3——杭绍台高速公路:、北接绍兴,南连台金高速公路,台州段规划新建50 公 里。考虑到台州城市总体结构,规划预留杭绍台高速公路远期向东南延伸与甬台温高速 和甬台温高速至沿海高速温岭联络线——诸永高速公路(已建成):诸永高速台州段北起磐安与仙居交界的双峰隧 道,南接仙居与永嘉的括苍山隧道,全长41.5 公里。 横线由北向南分别为: 横 1——上三高速公路

  年产水平尺150万支、角尺120万支、刮板50万支、休闲家具20万件生产线技改项目(新恒工具公司)环境影响报告.pdf

  乙烯备用管线项目(瓦克化学公司)环境影响报告.pdf

  铝制品生产与加工项目(合昌芮金属制品公司)环境影响报告.pdf

  年产 20 万平米铝合金模板项目(奇宇铝模科技公司)环境影响报告.pdf

  重兴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doc

  导电银胶、有机硅固晶胶、UV胶生产项目(优佰电子材料公司)环境影响报告.pdf

  振江轨道产业园下料中心、紧固件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pdf

  锅炉改造提升项目(新天龙科技公司)环境影响报告.pdf

  地块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项目(灵芝印染公司)环境影响报告.pdf

  装饰粉料混装分包项目(佰睿德装饰工程公司)环境影响报告.pdf

  餐饮门店后台管理系统--经销商.doc

  2023年广西乡村振兴村级协理员招用考试(2530人)笔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含答案带详解.docx

  2023年09月厦门市集美区诚毅中学招聘1名初中数学非在编教师笔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含答案带详解.docx

  广东深圳市道路交通管理事务中心招考聘用员额制工作人员笔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含答案带详解.docx

  2023年09月江西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招聘笔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含答案带详解.docx

  2023年安徽阜阳市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和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招考聘用31人笔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含答案带详解.docx

  2023年09月大连海事大学博士后招聘笔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含答案带详解.docx

  2023年08月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局柔性引进2名教育管理急需人才44笔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含答案带详解.docx

  广东江门市公安局新会分局招录辅警8人笔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含答案带详解.docx

  2023年山东滨州邹平市教育系统选聘高层次学科教师47人笔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含答案带详解.docx

  二级造价师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

  重庆“11·27”惨案70周年祭.pptx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建议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二)1.doc

  西游记pptPPT(完整版).ppt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幻灯片.ppt

  2022年临床药师工作计划报告.pdf

  医药制造业的税务风险分析以亚太药业公司为例.doc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

  工信部备案号:蜀ICP备08101938号-1

  ICP经营许可证/EDI许可证:川B2-20180569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台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凝聚共识形成攻坚合力勠力同心推进项目建设——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临海段工程政策处理工作纪实

凝聚共识形成攻坚合力勠力同心推进项目建设——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临海段工程政策处理工作纪实

  日前,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三门麻岙岭至临海青岭、临海青岭至温岭大溪岭段建设用地经国务院批准,均获自然资源部正式批复,标志着该项目由先行工程开工转为全面开工建设,项目建设开启“加速”模式。   至此,在台州的青山绿水间,一条钢铁“长龙”即将蓄势抬头,为这片山海之城注入全新的发展动能。   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是浙江省“十四五”重大千亿工程之...

台州临海5000-10000㎡出租

台州临海5000-10000㎡出租

  厂区内宽敞整洁,靠近沿江高速路口;高架内环   价格实惠,厂区内宽敞整洁,靠近沿江高速路口;高架内环,交通很方便。适合做仓库,适合各种企业生产,有需要的可直接电联   园区 / 厂房出租 / 更新时间:12个月   临海涌泉厂房出租,两幢 两层 底层高度7米标准混凝土钢结构厂房临海   临海涌泉厂房出租,两幢...

台州即将通车的高速公路新增三个出口连接沿海高速与甬台温高速

台州即将通车的高速公路新增三个出口连接沿海高速与甬台温高速

  近日,台州人民迎来了一个好消息——春节前将实现通车的新高速公路项目“两高”温岭联络线已经进入了蕞后的施工阶段。这条全长32.88公里的省级重点工程项目,预计总投资达128亿元,将为台州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据悉,“两高”温岭联络线起于甬台温大溪互通北侧,沿东西方向延伸,途经大溪、泽国、城北、新河、滨海等地,蕞终抵达沿海高速温岭北互通南侧。项目的主线为双向六...

台州甬台温要新增一个高速出口就在黄岩内环线九澄大道出口边上

台州甬台温要新增一个高速出口就在黄岩内环线九澄大道出口边上

  2017年6月,曾开过这样一个会议,   甬台温高速公路增设黄岩区南城互通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会议评审。   如图,南城互通工程直接连接甬台温高速和104国道连接线(九澄大道),并能与内环快速路相连。   1、104国道连接线(九澄大道)连通甬台温高速,方便西部乡镇及周边车辆上下高速。   2、市区车辆从内环...

台州蓬街塑胶工业园区厂房厂房出租-路桥区-五星写字楼网

台州蓬街塑胶工业园区厂房厂房出租-路桥区-五星写字楼网

  本厂房地处于浙江东南沿海,紧靠路桥机场和甬台温高速公路,水陆空交通非常便利。水电供应,租金面议。   联系请说明来自五星网-杭州写字楼网!   留言:如果您需要·预约看房·咨询业主·楼盘评论   留言:如果您·有话要说·举报不实信息·非中介收取佣金·中介冒充个人等   1.本站所展示的房产信息由会员自行提供,其...

台州高速以565亿元竞得黄岩西城街道二环西路西侧商住地块

台州高速以565亿元竞得黄岩西城街道二环西路西侧商住地块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台州高速以5.65亿元竞得黄岩西城街道二环西路西侧商住地块   新浪乐居台州 2020年6月18日讯   今日,浙江台州高速公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总价56500万元竞得黄岩区西城街道二环西路西侧、仪凤街北侧地块(台土告...

官宣!台州将新增2条高速公路线位方案评审已通过

官宣!台州将新增2条高速公路线位方案评审已通过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官宣!台州将新增2条高速公路,线位方案评审已通过   8月15至18日,省交通运输厅主持召开杭绍台高速公路二期、温岭至永嘉高速公路线位方案评审会。本次会议共设温岭、永嘉、缙云三个会场及金华视频分会场,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省公路与运输管理中...

整体双向八车道!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两路段施工图设计通过审查

整体双向八车道!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两路段施工图设计通过审查

  温州网讯 8月19日,记者从市交发集团获悉,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温州湖雾镇至南塘枢纽、乐清枢纽至北白象段施工图设计已通过审查。   甬台温高速公路作为连接宁波、台州、温州三地的交通大动脉,其改扩建工程对于提升区域交通运输能力、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此次改扩建项目全长43.026公里,分两大段实施。   其中,湖雾镇至南塘枢纽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