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引十法”全力打赢经济发展翻身仗
今年,我市继续深化“狠抓产业项目、大抓实体经济”活动,坚持把招大引强作为突破口,与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同部署、同推进,创新推出“招引十法”,以狠抓大抓之力打赢经济发展翻身仗。1-4月份,新签约5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2个,总投资额662.68亿元,其中已落地32个,总投资额410.56亿元。
一是招商机制重塑法。深化招商体制机制改革,设立市投资促进委员会,建立重大招商项目“一把手”领衔、“一盘棋”统筹、“一体化”管理、“一条龙”服务、“一系列”保障的“五个一”对接机制,推动一批技术新、效益好、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落地。进一步完善“一手抓项目引进、一手抓项目推进”的“双进”工作机制,市县两级主要领导主动接洽、盯人盯企,通过一把手的决断力提高项目洽谈成功率,确保2020年签约项目落地50%以上。
二是兵团作战联动法。变“单打独斗”为“兵团作战”,成立招商专班和5个产业招商组,按照“一个主导产业、一名挂帅领导、一套招商方案、一套支持政策、一批产业项目”要求,确保每个招商专班当年引进投资额 10 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不少于 1 个。强化市县联动,分区域绘制招商地图,对亿元以上招商项目进行首报快报、汇总备案、限时盯引办结,同步建立重大招商项目流转制度,大面积广范围招商引资。如天台县集结20名精兵强将,分成4个招商组赴上海、北京、杭州、深圳开展招商,各招商组签订“8421+x”(80个有效信息,40个盯引、20个签约、10个落地,X是“外资+人才”)军令状,每月开展招大引强抢夺赛,全面营造追赶比拼的大招引新攻势。
三是链式招引带动法。依托台州湾集聚区东部、临海东部、温岭东部、台州北部湾区和台州南部湾区5个万亩亿级产业大平台,围绕汽车及零部件、通用航空、模具与塑料、医药医化、智能马桶、缝制设备、泵与电机等七大千亿产业集群,加大链式招商力度,进一步做好产业链资源的整合、包装,引进一批带动性、关联性、成长性强的大项目,打造“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线性招商模式。如三门县围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成功吸引江苏太仓的富勒姆公司投资建设铆钉产业园,一期项目总投资3.5亿元、占地80亩,年底投产后可形成年产300万套一次成型新能源汽车连接件的生产能力。
四是重点区域驻点法。按照全面接轨大上海、深度融入长三角发展战略部署,积极谋划建设台州上海企业合作园、中以(上海)创新园台州产业基地,全面对接在沪国企、外企、世界500强和重大人才创业项目,力促高能级项目引进取得新突破。配强驻外招商队伍,市级层面选派185名干部到上海、杭州等重点城市驻点招商,主动对接孵化机构、科研平台和投资机构,实现项目合作无缝对接。如三门和上海闽行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橡胶、汽摩配、清洁能源等支柱产业,探索“信息共享”“合作办园”“飞地招商”等模式,加强全方位合作,预估年末将有4个重点产业可以达到产值超百亿元。
五是投资平台集聚法。创新设立“投资者之家”,建立数字化招商管理平台,将全市亿元以上的投资意向项目汇集在该平台,进行全流程管理。线下不断完善项目推介库、盯引库、签约库和开工库,建设集“接待洽谈、规划展示、项目路演、投资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中心。线上建设一站式投资服务窗口,形成专人管理,信息采集、项目发布、责任交办、流程跟踪、结果汇总的一条龙服务机制,着力破解招引过程中的症结难点,推动重大项目快速签约落地。
六是云端互动商洽法。以“云”为媒,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招商平台,发布优质招商引资项目优惠政策,开展“不见面”招商推介和项目洽谈。对于有签约意向的项目,加大对接洽谈力度,通过电话、定向邮件、网络视频、钉钉互动等方式与企业深入沟通,推动项目尽快签约。今年共举行4场云端招商会,签约招商项目37个,总投资额300.55亿元,单个项目蕞高投资额达52.5亿元,成功实现疫情影响下项目招引力度不减、热度不降。
七是基金撬动磁吸法。充分发挥产业基金带动作用,通过政府部分出资撬动并吸纳社会资本进入,促进市外优质资本、项目、技术、人才集聚。统筹完善绩效考核、运作管理等机制,保持地方财政在引导基金中的控股地位,重点招引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项目,实现资金有效回收和滚动使用。据统计,该市现有2支母基金和14支子基金,总规模148.85亿元,成功投资星星冷链、万邦德、银轮股份、格雷博等80个项目,带动社会投资2097亿元。
八是专业雇员外包法。积极探索市场化招商模式,依托市级国有公司成立专业的招商公司,以“雇员制”或服务外包等形式,采取“底薪+业绩提成”模式,配强工作力量,吸引专业人才。组建招商智库,引进和培养熟悉产业经济、掌握投资政策、通晓商务惯例、精通项目谈判的招商引资人才,不断提高专业化招商水平。如台州湾集聚区管委会面向社会公开市场化选聘了10名招商专员,任期三年,年薪不低于20万元,每成功招引一个实际到位资金3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可发放大项目奖励。
九是按图索骥挖潜法。绘制全市招商热力图,把重点产业基础、平台载体、产业用地、投资合作等集中在一张数据地图上,高效配置全市招商要素资源,形成实时可用的地块信息库和厂房、楼宇数据库,明晰项目落地空间。编制重大产业招引目录,打造便捷高效的资源检索工具,分析潜在投资者的背景资料、发展现状、总体战略规划和潜在投资意图,为企业在台州投资发展提供“量身定制”服务。如椒江区根据地块位置、主导产业特色和城市功能定位,对32宗可用地块制定产业招引“七******”,并按照土地面积、容积率、拟出让时间、产业导向对每一地块进行逐一标注,倒排时间挂图作战,提高项目招引实效,目前已签约5亿元以上项目5个,全年预计落地16个。
十是乡情触动感召法。深化“浙商回归”工程,发挥81个台州异地商会招商引资工作站作用,引导在外台州企业家反哺家乡,带动周边优质企业“组团回归”,实现“以商引商”。落实好市县领导分片联系市外台州商会和重要在外台州商人制度,借助他们的信息渠道、人脉资源、辐射能力,帮助引进一批综合实力强、行业引领作用明显的项目。如黄岩区聘请50名乡贤担任“招商引才大使”,动员商会成员企业回黄考察,并建立招商项目动态数据库,提升招大引强实效。天台县通过乡贤炬华科技高管陈志成牵线搭桥,成功引进炬华科技“智能电气智慧制造生产线亩,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8.46亿元、税收达5913.9万元。
版权声明:本文由台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