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从土地里掘出“村村百万”的密码
自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以来,路桥区盘活存量用地空间2986亩,招引落地10亿元以上项目3个……作为浙江省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首批试点区,路桥一直将土地综合整治作为强村富民的重要抓手,助力多个村集体经济实现增收,目前村集体总收入超百万元的村子已有163个,占比达92.6%。
金清镇新联村通过发展大棚红茄产业和办市场,实现全村年产红茄4000多吨,产值达2600多万元,市场交易额近亿元。2022年,全村增收200多万元,平均每户增收近万元。
蓬街镇、金清镇实施“万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推进土地规模经营,项目建成后预计可为村集体带来2000多万元的土地流转收益。
桐屿街道小稠村全力发展枇杷产业,通过土地整治,将农用地集中连片开发,同时成立了小稠农旅发展有限公司,注册“稠记”枇杷露商标,让枇杷成为小稠村村民的“共富果”。目前全村枇杷产业产值超800万元,人均年收入提升到6.2万元。
这些都是路桥区深化农用地整治,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为村集体经济创收的典型案例。近年来,该区以建设高标准农田、垦造耕地、实施旱改水和提升耕地质量为抓手,推进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打造现代农业园区,以此来实现村集体经济创收。
记者从台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路桥分局了解到,路桥还出台了土地整治节余指标激励政策。如金清镇将21个村集体返还的留地指标合并挂牌出让,建设工业地产,然后各村按指标比例回购厂房,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500万元。
路桥区还面临村企用地布局散乱、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路桥区土地整治办常务副主任于扬介绍,该区通过政府收储、企业搬迁、联合改造、集中拆迁等措施,建设小微企业园区和智能制造园区,进一步提升工业用地的单产效益和空间利用率。
路桥多个村已经给出了答案:螺洋街道上寺前村整治盘活低效用地400亩,一期计划出让140亩建设工业园区,可为村集体新增收入280万元。峰江街道兴源村盘活低效用地80亩,入股建设“兴源智造园”,计划引进高新智能制造企业,带动村集体增收。
版权声明:本文由台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