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建设共富工坊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今年以来,三门县多举措拓宽就业渠道,全方位升级共富项目,通过建设“共富工坊”,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在三门县海游街道祥和村的“共富工坊”里,工人们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据了解,该工坊以纺织加工为主,主要面向家庭妇女和体弱群体。
祥和村“共富工坊”员工 黎玲玲:感觉挺好的,在这里家门前,随便打一点工,带孩子在家里也方便。
据了解,祥和村共有村民2000余人,留守劳动力占比约25%。为了带动这些人群再就业,今年年初,三门县农业农村局、海游街道出资补贴30万元,对村里一处闲置厂房进行改造,将“共富工坊”办到了村里,让周边留守劳动力和低收入农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祥和村“共富工坊”员工 俞海群:工资一般都是四五千,多劳多得,在这里干得也很开心。
三门县海游街道祥和村“共富工坊”负责人 陈福:我们(祥和村)“共富工坊”目前在这边上班的有30多位/总共带动附近就业大概有两三百号人。
今年以来,三门县利用乡镇(村)闲置土地、房屋,全域推进“共富工坊”建设,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手工工艺等业务帮助农户稳就业促增收。三门还出台“共富工坊”奖补办法,鼓励市场经营主体、农户、企业以及村社共同参与到“共富工坊”建设,实现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送政策到家。
三门县乡村振兴促进中心副主任 郑拥军:我们的目标是,到今年年底实现两个“一万”,一是带动农户就业一万人以上,户均收入一万元以上。通过“共富工坊”,我们能够实现农村的农户能够就业增收,蕞终实现共同富裕。
版权声明:本文由台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