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访浙江人大代表陈合林:智能制造是浙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
两会专访 浙江人大代表陈合林:智能制造是浙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
中国网1月17日讯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头部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该行动纲领将智能制造列为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的五个重大工程之一。浙江作为制造业大省,企业如何通过智能制造实现转型升级?为此,16日,作者在浙江省“两会驻地”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浙江智能机器人企业代表,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爱仕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陈合林。
作者:陈总您好,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5个月后,浙江马上出台《浙江省加快智能制造发展行动方案(2015-2017)》,提出到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智能装备产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实现“制造大省”向“智造强省”转变。您觉得这个目标能否如期实现?
陈合林:我觉得完全有可能,但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陈合林:近些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浙江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并采取了很多有效的举措,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机器换人”等,浙江企业自主转型升级的内动力很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给了我们浙江企业很大的信心,浙江省代省长车俊在报告中提出将加快标准强省、质量强省、品牌强省建设,加快推进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计划、工业机器人行动计划等多个计划。
但是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阵痛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另外企业在转型升级总要进行“自主革命”,有的要推倒重来,成本高、风险大在一定程度也制约着转型升级的进程。此外,现在已进入2017年,任务重,时间紧。
作者:如何把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精神落到实处,您认为突破口在哪里?蕞关键的是什么?
陈合林:我觉得突破口是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我认为,智能制造是浙江企业加快转型升级非常关键的路径。当然,这一方面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植;另一方面也需要浙江的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能够抓住机会,重新梳理企业的定位,同时保持开放的心态,做到强强联合。
作者: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智能制造?您的企业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介入的?
陈合林:早在2012年,我们就投入2000多万元开始引进意大利自动化设备,制定了公司生产流水线%的三年规划,而在公司东部新区新厂房建设规划时,更是与哈工大等国内著名院校合作,将之定位为智能化工厂来规划设计。大约是在2016年下半年,当时吉利集团收购了钱江摩托28%的股份,并对钱江摩托旗下的一些子公司,如钱江机器人等进行了重组。我们发现钱江机器人在重组后非常有底蕴:一方面钱江摩托用了6年时间去尝试转型升级,在机器人研发上面做了大量工作;另一方面,吉利集团收购了之后,又对钱江机器人进行了重新定位。我们也是看中了机器人的前景,认为机器人本体的技术可以帮助爱仕达实现生产技术的转型升级,就用5865万收购了钱江机器人51%的股份。现在钱江机器人的发展势头很好,拥有钱江摩托、吉利集团、爱仕达股份等三家上市公司的背景,还与哈工大、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强强合作,具备着技术优势、资本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
作者:您为什么如此看好智能制造对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智能制造对浙江的制造业企业,会有哪些积极的影响?
陈合林:影响可多了。比如智能机器人技术,它是智能制造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机器人制造的工序,而是一整套完整的体系,涉及到信息化、数字化等方方面面,而它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广泛地被运用到工业企业的生产中去,帮助其他企业实现智能制造,解决劳动力的问题,提高劳动生产力,节约生产成本,同时提升企业的档次和品味,提高附加值,那么浙江的经济效益也会有更进一步的提升,这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对于政府,或是浙江的老百姓,都是三赢的局面。
作者:您认为浙江省政府在实施智能制造的行动计划中,需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您有什么很好的建议?
陈合林:浙江智能化领域要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前列,勇立潮头,更需要政府在扶持制造业企业实现机器换人工作方面出台了更多技改贴息、机器人应用奖励等方面的政策。但就目前情况看,浙江跟江苏、上海、广东、安微、福建、重庆等省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比如广东佛山南海区对机器人本体制造企业经国家认证的首台套设备,按照制造成本给予100%的补贴,经省内认证的首台套设备,给予制造成本的50%补贴。在安徽芜湖,政府会主动帮助企业找订单,开拓市场,所以安徽芜湖也形成了一个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这些都是很好的政策。
因此我建议,相关部门尽快研究浙江省内机器人和智能装备应用企业在资金、人才、土地、厂房及销售奖励方面的扶持政策,激发这些公司创业创新的******,使浙江省工业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走在全国前列,也使浙江省的工业机器人的本体制造和智能装备成套设备的应用输出也同样走在全国前列。
作者:您作为浙江智能制造龙头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您对咱们浙江,乃至全国的企业有什么期望?
陈合林:我们中国,特别是浙江的很多企业都很有能力,很多国际上的产品都在浙江制造,如智能马桶、智能家电等等,已经达到了全球先进水平,但是我们的产品在科技创新能力、高端制造领域还存在着薄弱环节,需要向世界一流国家学习,但不能盲目崇拜某个国家。同时我们中国的企业也需要做强自己的品牌。为什么中国的老百姓还要去日本买家电、买马桶?那是因为中国人对中国的产品信心不足,因为中国还没有做强自己的品牌。如果我们中国的企业能够打造出让老百姓放心的品牌,台州的马桶盖、爱仕达、美的、苏泊尔等电饭煲目前已达与日本同等质量,蒸出来的米饭同样好吃。那么3-5年内老百姓肯定会首选 “中国制造”。
那时,浙江自然会实现从“制造大省”向“智造强省”的华丽转身。
(人民代表报作者 黄文雅 中国网特派作者 张渊 杨云寒 实习生 金旭霞 联合报道)
中国网联合人民代表报两会专访链接:
来源: 人民代表报 中国网 作者:黄文雅 张渊 杨云寒 实习生 金旭霞 责编:安静
疫情之下,希腊酒店业“在黑暗中摸索前行”
白俄罗斯时隔12年将重新向美国派遣大使
韩媒:韩首颗军事通信卫星“Anasis-II”号发射升空
格库铁路全线铺通 新疆青海两段铁路顺利接轨
美国多地举行“为黑人生命而罢工”活动
刘学新当选上海市监察委员会主任(图简历)
忠文创——时尚的爱国主题品牌商城
版权声明:本文由台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